[實用新型]包膜機的切刀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1109.0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89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車秋皇;劉振球;陳年華;賀金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安市志宏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61/06 | 分類號: | B65B61/06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張瑜生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膜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膜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包膜機的切刀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包膜機的切刀機構,包括有機架、上刀板、下刀板、用于控制上刀板向下運動的上控制裝置、用于控制下刀板向上運動的下控制裝置,上刀板、下刀板與機架沿豎直方向滑移配合,目前,采用上控制裝置、下控制裝置來分別控制上刀板、下刀板運動,這樣使得切刀機構的結構復雜,制造加工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膜機的切刀機構,結構簡單,制造加工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包膜機的切刀機構,包括有機架、上刀板、下刀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下驅動擺臂、上驅動擺臂、連桿以及用于驅動下驅動擺臂擺動的氣缸,所述的下驅動擺臂與機架鉸接,所述的下驅動擺臂一端與連桿連接,另一端與下刀板聯動配合,所述的上驅動擺臂與機架鉸接,所述的上驅動擺臂一端與連桿連接,另一端與上刀板聯動配合,所述的氣缸伸縮依次經下驅動擺臂、連桿、上驅動擺臂帶動上刀板、下刀板相向或相背運動。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氣缸伸縮依次經下驅動擺臂、連桿、上驅動擺臂帶動上刀板、下刀板相向或相背運動,即經同一氣缸控制上刀板、下刀板運動,因此,這種結構的包膜機的切刀機構,結構簡單,制造加工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下驅動擺臂包括有一左一右設置的第一下驅動擺臂、第二下驅動擺臂,所述的第一下驅動擺臂呈“T”字形,第二下驅動擺臂呈倒“L”字形,第一下驅動擺臂的中部相交位置與機架鉸接,第一下驅動擺臂的右側端與下刀板之間經第一下擺動力臂連接,第一下驅動擺臂的左側端與連桿連接,第二下驅動擺臂的拐角位置與機架鉸接,第二下驅動擺臂的右側端與下刀板之間經第二下擺動力臂連接,第二下驅動擺臂的下側端與氣缸連接,第一下驅動擺臂的下側端與第二下驅動擺臂之間經下連接桿連接,下連接桿與第二下驅動擺臂的連接處位于第二下驅動擺臂的拐角位置與下側端的之間。
采用上述進一步設置,設置的第一下驅動擺臂、第二下驅動擺臂,使得下刀板運動更加平穩;氣缸驅動第二下驅動擺臂擺動,第二下驅動擺臂經下連接桿帶動第一下驅動擺臂擺動,從而控制下刀板運動,這種傳動結構,結構簡單,制造加工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設置:所述的上驅動擺臂包括有由左至右依次設置的第一上驅動擺臂、第二上驅動擺臂、第三上驅動擺臂,第一上驅動擺臂、第二上驅動擺臂、第三上驅動擺臂均呈臥“L”字形,所述的第一上驅動擺臂、第二上驅動擺臂、第三上驅動擺臂的拐角位置均與機架鉸接,第一上驅動擺臂的左側端與連桿連接,第一上驅動擺臂的上端與第二上驅動擺臂的上端之間經第一上連接桿連接,第二上驅動擺臂的左側端與上刀板之間經第一上擺動力臂連接,第二上驅動擺臂的上端與第三上驅動擺臂的上端之間經第二上連接桿連接,第三上驅動擺臂的左側端與上刀板之間經第二上擺動力臂連接。
采用上述再進一步設置,設置的第一上驅動擺臂可以方便與連桿連接,設置的第二上驅動擺臂、第三上驅動擺臂使得上刀板運動更加平穩;連桿帶動第一上驅動擺臂擺動,第一上驅動擺臂經第一上連接桿、第二上連接桿帶動第二上驅動擺臂、第三上驅動擺臂擺動,從而控制上刀板運動,這種傳動結構,結構簡單,制造加工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安市志宏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瑞安市志宏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11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鋼筋馬凳
- 下一篇:一種基于即時通訊技術的通訊系統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