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振動篩進料裝置及包含該進料裝置的振動篩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60019.X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60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葉龍;景斌;黃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B1/28 | 分類號: | B07B1/28;B07B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振動篩 進料 裝置 包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篩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振動篩進料裝置及包含該進料裝置的振動篩。
背景技術
振動篩是用來對物料進行篩分,以便獲取所需粒徑物料的設備,振動篩篩分的效率和篩分的效果對后續的生產有著較大的影響。
如圖1所示,目前的振動篩包括進料溜管10’、軟連接40’和分料裝置50’,振動篩篩分前,物料先通過進料溜管10’進入振動篩的分料裝置50’。通常情況下,進料溜管10’的中心線位于分料裝置50’的正中間,分料裝置50’的目的是將物料均勻的分布在有限的振動篩篩網上。但現實中,物料通過進料溜管10’時由于慣性作用,經常導致分料裝置一側的物料比較多,另一側的物料較少,進而導致分料裝置50’一側的磨損大于另一側,同時振動篩篩面上的物料也不是均勻分布,一側多而另一側少,從而導致振動篩一側篩網料層厚,一層料層薄,沒有充分利用篩網篩分面積,導致篩分效率及產量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振動篩進料裝置及包含該進料裝置的振動篩,能夠有效提高振動篩的篩分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振動篩進料裝置,包括:第一進料溜管;以及第二進料溜管,位于第一進料溜管的出口端,第二進料溜管沿物料的流動方向截面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第一進料溜管的出料口與第二進料溜管的進料口之間通過第三進料溜管連接,第三進料溜管的進料端的管口形狀與第一進料溜管的出料口形狀相匹配。
進一步地,第三進料溜管為豎直布置的直管,第三進料溜管的出料端設置有擋料板,擋料板上設置有與第二進料溜管的進料口形狀相匹配的出料口。
進一步地,第一進料溜管為傾斜布置的斜管,第三進料溜管的出料口設置在擋料板的來料側。
進一步地,第二進料溜管為梯形筒,梯形筒靠近第一進料溜管的來料側的側壁為斜壁,遠離第一進料溜管的來料側的側壁為直壁。
進一步地,第三進料溜管沿物料的流動方向截面逐漸減小,第三進料溜管的出料口形狀與第二進料溜管的進料口形狀相匹配。
進一步地,振動篩進料裝置還包括連接至第二進料溜管的出料端的軟連接管。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振動篩,包括振動篩進料裝置和設置在振動篩進料裝置的出料口的分料裝置,該振動篩進料裝置為上述的振動篩進料裝置。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振動篩進料裝置包括第一進料溜管以及第二進料溜管,第二進料溜管位于第一進料溜管的出口端,第二進料溜管沿物料的流動方向截面逐漸減小;軟連接管連接至第二進料溜管。在物料進行輸送時,首先進入第一進料溜管,然后從第一進料溜管進入第二進料溜管,并經第二進料溜管收料后通過軟連接管輸出,在第二進料溜管收料的過程中,逐漸收縮的結構能夠對物料形成緩沖作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料的沖擊作用,并使物料舒緩地落入振動篩分料裝置的中心,從而提高篩分效率,降低振動篩損耗,延長振動篩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振動篩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振動篩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0、第一進料溜管;20、第二進料溜管;30、第三進料溜管;40、軟連接管;50、分料裝置;31、擋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振動篩進料裝置包括第一進料溜管10和第二進料溜管20,第二進料溜管20位于第一進料溜管10的出口端,第二進料溜管20沿物料的流動方向截面逐漸減小。待篩分物料從第一進料溜管10進入第二進料溜管20,然后進入振動篩內進行篩分。在第二進料溜管20的出料口還設置有軟連接管40,該軟連接管40將第二進料溜管20與分料裝置50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600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用濺射法制備柔性無膠雙面覆銅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通風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