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EMI電連接器及其屏蔽外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58599.9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3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學軍;殷旺;金海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奕聯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4 | 分類號: | H01R13/504;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勛夫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長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emi 連接器 及其 屏蔽 外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防EMI的HDMI電連接器及其屏蔽外殼。
背景技術
在生產技術日益更新的今天,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是制造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通過減少人力及材料成本,降低生產不良,從而提升效益達到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是電連接器行業的不懈追求。
如圖1-6所示,現有的HDMI電連接器一般包括絕緣本體10′、上下兩排端子組20′和屏蔽外殼30′。其中,該屏蔽外殼30′一般由前殼31′和后殼32′兩部分構成。該上下兩排端子組20′插裝于絕緣本體10′上,該前殼31′套于絕緣本體10′外形成插接頭,后殼32′套于端子組20′與線材相接的位置。
傳統前殼31′的生產方式一般有一體式拉伸前殼(見圖1-3)和鑄造鋅合金一體式前殼(見圖4-6)兩種。
其中,圖1-3所示的前殼31′是采用一體式拉伸的方式成型,一體式拉伸后,前殼外表有流紋,使之表面凹凸不平,外形不美觀。組裝時,使前殼31′和后殼32′用焊錫焊接相連從而達到防EMI功能。
如圖4-6所示的前殼31′是鑄造鋅合金一體式的方式成型,雖然外觀漂亮,但生產成本昂貴。組裝時,靠前殼31′和后殼32′用焊錫焊接相連從而達到防EMI功能。
由于上述前殼31′和后殼32′的連接方式是靠焊錫焊接相連,這種用焊錫焊接的方式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且會有溢錫現象造成端子處短路不良,成品的優良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防EMI電連接器及其屏蔽外殼,其前殼采用一體式折彎成型的生產方式,使產品的防EMI效果好,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高且外觀平滑美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電連接器的防EMI屏蔽外殼,包括一包覆于絕緣本體外的前殼和一用于包住線材的后殼,該前殼包括一用于套接在絕緣本體上的前端部、一用于套接在絕緣本體之后塞上的后端部,該前端部與后端部為一體式結構,并且是由一金屬片一體折彎成型,于前殼的其中一面上形成一條封口線。
優選的,所述封口線的一側具有數個燕尾形的第一凸齒,于封口線的另一側具有數個燕尾形的第二凸齒,該第一凸齒與第二凸齒咬合。
優選的,所述前殼與后端部之間拉伸成型出臺階結構。
優選的,所述封口線從前端部的頂面一直延伸到后端部。
優選的,所述前殼的后端部有第一疊合面,所述后殼的前端有第二疊合面,該第一、第二疊合面彼此重疊,且第一、第二疊合面之間通過熱熔焊接或冷焊接及鉚壓相連,于前殼和后殼的內部形成防EMI內腔。
優選的,所述前殼之后端部的左右兩側向外翻折形成凸點,對應之后殼之前端的左右兩側設有凹槽,該凸點嵌裝于凹槽內限位不動。
一種防EMI電連接器,包括
一絕緣本體,包括舌板和后塞,該后塞插裝于舌板的后端,且于舌板和后塞上貫通設置上下兩排端子槽;
一插裝于端子槽內的端子組,包括上排端子組和下排端子組,上下兩排端子組均具有前端接觸部和后端鉚線部,該接觸部分別懸于舌板的上下兩排端子槽內,鉚線部露出后塞的上下表面;
一屏蔽外殼,該前端部套接在絕緣本體舌板上形成插接頭,該后端部套于后塞上,該后殼包覆于絕緣本體后端與線材連接的部位,由前殼和后殼通過熱熔焊接或冷焊接及鉚壓相連,于屏蔽外殼內部形成防EMI內腔。
優選的,所述后塞的上方和下方凸設有卡塊,對應之后端部設有多個凹位,該卡塊嵌于凹位內限位不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藉由這種使前端部和后端部設為一體式折彎而成的結構,相對傳統分體式前殼而言,本方案無需焊錫,生產加工省時省成本,不良率低,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相對于傳統一體式拉伸的前殼而言,本方案的前殼外周不會產生流紋,外形平滑美觀;相對傳統鑄造鋅合金的前殼而言,本方案的生產成本有效降低。此外,本方案一體折彎的前殼結構吊重效果好,通過熱熔接或冷焊接或鉚壓方式彼此前后相連,這種連接加工方式可以減小前殼和后殼之間相接位置的縫隙,密封性強,達到良好的防EMI性能。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第一種電連接器的整體組裝圖;
圖2是圖1的分解圖;
圖3是圖1中的電連接器的前殼是一體式外殼;
圖4是傳統第二種連接器的整體組裝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奕聯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奕聯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5859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