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伸縮式前探梁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58421.4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7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傳常;孫厚濤;車奉迎;劉國利;殷現民;路洪波;屈光凱;宋建龍;赫章文;梁克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柴里煤礦 |
| 主分類號: | E21D17/02 | 分類號: | E21D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000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泰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伸縮 式前探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伸縮式前探梁。
背景技術
巖巷掘進施工期間巷道支護分為臨時支護與永久支護兩種類型。在炮掘巖巷施工過程中,爆破后施工人員進入施工迎頭施工時,為防止頂板垮落,造成安全事故,需要及時使用前探梁作為臨時支護,支撐頂板,這是施工人員進入迎頭前首先要做的重要安全管理工作。
目前使用的前探梁梁長約4米,為一個整體結構,重量大,使用起來笨重,由于井下施工巷道狹窄,前探梁運輸、安裝、回撤、保存都不方便,非常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運輸、安裝、撤除、保存方便的伸縮式前探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伸縮式前探梁,包括后節,后節后端固定連接有后連接板,后連接板后面固定連接有后拉環,其特征是:后節中空,后節前端為喇叭口形狀,后節的前端口內徑小于后節主體的截面內徑,后節內插接有前節,前節主體的截面外徑與后節的前端口內徑相對應,前節前端固定連接有前連接板,前連接板前端固定連接有前拉環,前節后端固定連接有平衡板,平衡板的直徑大于后節前端口的內徑,平衡板的直徑與后節主體的截面內徑相對應。
根據所述的伸縮式前探梁,其特征是:所述前節后部外面固定連接有防脫環,防脫環位于所述平衡板前側,防脫環的外徑大于所述后節前端口的內徑,防脫環的外徑與后節主體的截面內徑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根據掘進過程中工序銜接和前探梁的使用特點而研制,該前探梁不僅與已有前探梁功能一樣,而且重量輕,安裝、撤除便捷,不用時可收縮,方便運輸和保存,提高了前探梁運輸、安裝、撤除、保存的方便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井下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前拉環;2、前連接板;3、前節;4、喇叭口;5、防脫環;6、平衡板;7、后節;8、后連接板;9、后拉環;10、吊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伸縮式前探梁,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后節7,后節7后端固定連接有后連接板8,后連接板8后面固定連接有后拉環9,后節7中空,后節7前端為喇叭口4形狀,后節7的前端口內徑小于后節7主體的截面內徑,后節7內插接有前節3,前節3主體的截面外徑與后節7的前端口內徑相對應,前節3前端固定連接有前連接板2,前連接板2前端固定連接有前拉環1,前節3后端固定連接有平衡板6,平衡板6的直徑大于后節7前端口的內徑,平衡板6的直徑與后節7主體的截面內徑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前節3后部外面固定連接有防脫環5,防脫環5位于所述平衡板6前側,防脫環5的外徑大于所述后節7前端口的內徑,防脫環5的外徑與后節7主體的截面內徑相對應。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本實用新型用于煤礦井下巷道掘進臨時支護,尤其適用于炮掘巖巷的臨時支護。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φ75mm和φ50mm的鋼管配合制作,前節能自由伸縮,前節和后節的長度分別為1800mm和1900mm,二者的搭接長度為500mm,拉伸后的總長度為3200mm。吊環與之配套使用,吊環采用φ20mm的螺紋鋼加工,每根前探梁不少于2個吊環。吊環用配套的錨桿、螺母固定,螺母必須上滿絲以固定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制作過程如下:
在φ50mm的鋼管(即前節)后尾處結合一個φ75mm的、厚為10mm的鋼板(即平衡板),在前節后尾處前方120mm處固定一個φ75mm的、厚為10mm的鋼環(即防脫環),將前節投入后節之中。再根據圓周公式L=πR(R為直徑),得出φ75mm鋼管與φ50mm鋼管的周長差,然后平均分成5份,再在后節前端開口圓周上切割成均分的5等份,然后利用縫隙,慢慢錘敲,后節前端的開口從φ75mm逐漸過渡為φ50mm,最后再結合為一個整體。
當迎頭爆破后,工作人員找凈危巖懸矸,然后將6個前探梁吊環分成每2個一組,固定于拱頂及肩窩處的前后2排6棵錨桿上,將其固定牢固,然后再將未打開的前探梁投放于吊環上,旋轉吊環上的螺絲調整高度,再將前節拉出伸向迎頭方向,后節與頂之間用枇子、木楔貼實、貼緊,以搖晃前探梁不晃動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柴里煤礦,未經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柴里煤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584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