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54927.8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59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建英;梁啟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特新微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24 | 分類號: | G01B11/24;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研磨機 外觀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針研磨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CCD圖像傳感器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日本的索尼、松下、三洋和美國的柯達等公司。國內圖像傳感器水平和國外差距較大,而且中國CCD研究主要集中于科研院校和研究所,市場需求量大,特別是在工業中成品檢驗和質量控制等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
其中,在印刷電路板的鉆孔制造產業中也經常需要用到相關的CCD圖像設備,如:鉆針研磨機等。在鉆孔工序之后,已使用過的鉆針的刃帶會磨損,刃長會變短,因此需要通過鉆針研磨機對鉆針進行研磨。為了對鉆針進行檢驗和質量控制,現有的鉆針研磨機一般設置有鉆咀外觀檢測裝置,通過CCD鏡頭抓取圖像來進行尺寸、形狀等判別,但是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往往會發現現有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存在調節不方便和結構復雜導致制造成本提高等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節方便的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其包括鏡頭支架、鏡頭機構和裝設在鏡頭支架和鏡頭機構之間的滑動調節機構,所述滑動調節機構包括裝設在所述鏡頭支架上的滑動臺,裝設在所述滑動臺頂端的螺套,與所述螺套螺紋連接的所述螺桿,與所述螺桿固定連接的滑動臺旋鈕,滑動臺上板、滑動臺上座、滑動臺側板和把手,所述滑動臺上板裝設在所述螺桿并與所述滑動臺上座連接,通過旋動所述滑動臺旋鈕使所述滑動臺上板帶動所述滑動臺上座與所述滑動臺發生相對的上下移動,所述把手通過所述滑動臺側板連接在所述滑動臺并用于擰緊所述螺桿。
進一步而言,在上述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鏡頭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外蓋、與所述滑動臺固定連接的支架立板和兩塊間隔設置的支架肋板,所述支架立板和兩塊所述支架肋板分別裝設在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外蓋罩設在兩塊所述支架肋板上并與所述支架立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而言,在上述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鏡頭機構包括上蓋、墊塊、鏡頭底筒、調焦筒、鏡頭置座、調焦旋鈕、鏡頭和可上下調節的反光環,所述上蓋、所述墊塊、所述鏡頭底筒、所述調焦筒、所述鏡頭置座和所述調焦旋鈕從上至下依次連接,所述鏡頭裝設在所述鏡頭底筒內部并穿過所述調焦筒與所述鏡頭置座連接,所述反光環位于所述鏡頭置座與所述調焦旋鈕之間。
進一步而言,在上述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鏡頭機構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鏡頭底筒與所述滑動臺上座的鏡頭固定板。
進一步而言,在上述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鏡頭為12倍放大鏡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支架和鏡頭機構之間設置有滑動調節機構,通過旋動滑動臺旋鈕就能夠使滑動臺上板帶動滑動臺上座與滑動臺發生相對的上下移動,把手通過滑動臺側板連接在滑動臺并用于擰緊螺桿,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對鏡頭機構的快速調節從而改變鏡頭的相應焦距,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的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考圖1,圖中示出了一種全自動研磨機的鉆咀外觀檢測裝置,其包括鏡頭支架1、鏡頭機構2和裝設在鏡頭支架1和鏡頭機構2之間的滑動調節機構3。
如圖2和圖3所示,具體而言,滑動調節機構3包括裝設在鏡頭支架1上的滑動臺31,裝設在滑動臺31頂端的螺套32,與螺套32螺紋連接的螺桿33,與螺桿33固定連接的滑動臺旋鈕34,滑動臺上板35、滑動臺上座36、滑動臺側板37和把手38,滑動臺上板35裝設在螺桿33并與滑動臺上座36連接,通過旋動滑動臺旋鈕34使滑動臺上板35帶動滑動臺上座36與滑動臺31發生相對的上下移動,把手38通過滑動臺側板37連接在滑動臺31并用于擰緊螺桿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特新微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未經特新微電子(東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549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