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54621.2 | 申請日: | 2013-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43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鐘思恒;陳炳翰;宋永平;吳玉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浙江馬爾風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6/08 | 分類號: | H02P6/08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樹鏞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永磁 電機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電子控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與傳統的電勵磁電動機相比,永磁電動機特別是稀土永磁電動機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體積小、質量小、損耗少、效率高,以及電動機的形狀和尺寸可以靈活多樣等顯著優點,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因為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幾乎遍及航空航天、國防、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電動機本體和永磁同步電動機相似,轉子采用永磁磁鐵,目前多使用稀土永磁材料,但沒有籠式繞組和其他啟動裝置,其定子繞組采用交流繞組行駛,一般支撐多相(三相、四相或五相),轉子由永磁鋼按一定極對數組成,設計中要求在定子繞組中獲得頂寬為120°的梯形波,因此繞組行駛往往采用整距、集中或接近整距、集中的形式,以便保留磁密中的其他諧波。永磁無刷電機雖然優點鮮明但是由于現有的驅動形式,實際使用中永磁無刷電機存在穩定性差,安全性差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該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能夠安全、穩定的對永磁無刷電機進行控制。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包括整流電路、變壓器和永磁無刷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電路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之間并聯有電容C1,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一輸出端與變壓器輸入端線圈的一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有電力場效應管V0,所述的電力場效應管V0與變壓器輸入端線圈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變壓器輸出端線圈連接有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有逆變控制電路,所述逆變控制電路的輸出端與永磁無刷電機連接。
整流電路的輸入端與220V市電連接,將220V交流電信號處理成直流電信號輸出,電容C1具有濾波作用,通過電力場效應管V0的快速通斷配合變壓器實現隔離效果,整流濾波電路對變壓器輸出的電源信號進行處理后輸送給逆變控制電路,逆變控制電路控制永磁無刷電機工作。
在上述的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中,所述的整流濾波電路包括一二極管D和電容C2,上述變壓器輸出端線圈的一端與二極管正極連接,所述二極管的負極與電容C2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2的另一端與變壓器輸出端線圈的另一端連接。通過二極管D整流,通過電容C2濾波,使得輸出的電源信號更加穩定。
在上述的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中,所述的逆變控制電路包括控制芯片和六個場效應管,所述的六個場效應管分別為電力場效應管V1、電力場效應管V3、電力場效應管V5、電力場效應管V4、電力場效應管V6和電力場效應管V2,所述的控制芯片包括三個輸出端口和三個輸入端,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輸出端與電力場效應管V1的柵極連接,所述電力場效應管V1的漏極與電力場效應管V2的漏極和永磁無刷電機連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輸出端與電力場效應管V3的柵極連接,所述電力場效應管V3的漏極與電力場效應管V6的漏極和永磁無刷電機連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輸出端與電力場效應管V5的柵極連接,所述電力場效應管V5的漏極與電力場效應管V4的漏極和永磁無刷電機連接,所述電力場效應管V1、電力場效應管V3、電力場效應管V5、電力場效應管V4、電力場效應管V6和電力場效應管V2的源極接地。電力場效應管V1和電力場效應管V2為一組,電力場效應管V3和電力場效應管V6為一組,電力場效應管V5和電力場效應管V4為一組,通過控制芯片控制場效應管來實現控制永磁無刷電機的U、V、W三個相導通順序,從而控制永磁無刷電機穩定安全的工作。
在上述的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中,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一輸出端為正極輸出端,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輸出端為負極輸出端。
在上述的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中,所述電力場效應管V0的開關頻率大于65kHZ。
在上述的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中,所述的變壓器為隔離變壓器。使本裝置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行工作。
在上述的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中,所述的整流電路為全橋式整流電路或半橋式整流電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永磁無刷電機的控制裝置能夠更加安全、穩定的對永磁無刷電機進行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逆變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浙江馬爾風機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浙江馬爾風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546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