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合密封型汽車輪轂軸承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54570.3 | 申請日: | 2013-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02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金;龐啟興;章衛東;郭忠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新昌新軸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78 | 分類號: | F16C33/78;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密封 汽車 輪轂 軸承 單元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密封型汽車輪轂軸承單元,屬于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用于轎車的驅動輪或非驅動輪上,要求有較高的載荷能力、結構緊湊、免維護、高可靠性,因此軸承必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目前,汽車輪轂軸承單元采用的單唇或雙唇結構密封圈,無防泥水及軸承兩內圈間防漏脂的功能。現在市場上使用的輪轂的防泥水結構,很多是軸承外密封的防泥水密封結構,這種組合密封,要求安裝空間大,成本高且安裝費時。另外軸承兩內圈間多有滲漏脂現象,所以迫切需要改進輪轂軸承單元的密封方式與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復合密封型汽車輪轂軸承單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且結構簡單、裝配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復合密封型汽車輪轂軸承單元,包括軸承外圈、軸承內圈、滾動體、保持器、密封圈、拋油環和鎖圈等,所述軸承內圈和外圈之間形成一個圓環形空間,該圓環形空間內設有滾道,滾動體通過保持器安裝在滾道內;所述圓環形空間的兩側端面均由環形的密封圈與拋油環密封,其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徑與軸承外圈內徑、密封圈內徑與軸承內圈外徑、所述拋油環的外徑與軸承外圈內徑、拋油環內徑與軸承內圈外徑均為過盈配合;上述軸承內圈包括兩個并排對稱安裝的半內圈,通過鎖圈連接并鎖緊,?所述軸承半內圈朝內的連接端的內徑上設有一凹形臺階,兩個半內圈的凹形臺階形成一凹槽,所述鎖圈為“一”字形,安裝在上述凹槽內,其中鎖圈內壁與軸承內圈的外徑為過盈配合,防止潤滑脂從兩個半內圈的間隙處流出。
上述鎖圈包括工程塑料外層,和粘合在工程塑料外層內徑上的丁腈橡膠內層。
上述軸承半內圈外側的自由端的外徑上設有一圈卡設拋油環的凹槽。所述軸承外圈內徑兩側分別開設有一圈卡設密封圈的凹槽。
上述軸承半內圈連接端厚度小于外側自由端的厚度,這樣非同一厚度設計,可以使軸承單元在裝配時更方便。
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膠圈和骨架,密封膠圈貼合緊固在環形的骨架上,密封膠圈的外徑卡固在外圈內徑的凹槽內,密封膠圈的內徑向外傾斜轉折且與軸承內圈外徑過盈配合。
所述拋油環包括密封膠圈和骨架,密封膠圈貼合緊固在環形的骨架上,所述拋油環密封膠圈的內徑卡固在軸承內圈自由端的外徑凹槽內,拋油環密封膠圈的外徑向外傾斜轉折且與軸承外圈內徑過盈配合。
上述密封圈和拋油環的骨架的橫截面為L形,所述密封膠圈采用丁腈橡膠圈,其中段由骨架支撐固定。
所述滾動體為球形滾動體。
所述保持器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尼龍保持器。
所述外圈、內圈、滾動體均采用GCr15鋼制成,密封圈和拋油環上的骨架均采用10鋼板制成,保持架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制成。
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設置在軸承單元內的密封圈、拋油環,解決了此類軸承工作區與外界的隔離問題,可以防止泥水進入軸承單元內部,特別適用于在雨天及泥寧道路上使用;
2.??上述軸承內圈采用兩個半內圈組成,并用鎖圈進行連接鎖緊,而且半內圈兩側厚度不同,一方面可以防止軸承內的潤滑脂溢出,另一方面可以使軸承單元在裝配時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軸承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密封圈和拋油環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圈;11、外圈凹槽;2、內圈;21、自由端;22、連接端;23、內圈連接端凹形臺階;24、內圈自由端凹槽;3、滾動體;4、保持器;5、拋油環;51、密封膠圈;52、骨架;6、密封圈;61、密封膠圈;62、骨架;7、鎖圈。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新昌新軸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省新昌新軸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545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