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夾具自動進給臺鉆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53707.3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1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培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培松 |
| 主分類號: | B23B39/00 | 分類號: | B23B39/00;B23B47/20;B23Q3/06;B23Q7/00;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225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具 自動 進給 臺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工件鉆孔的雙夾具自動進給臺鉆。?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施工扣件的加工幾乎全部由普通臺鉆完成,操作者首先將扣件放置于工作臺上的夾具上,左手合攏夾具實現對扣件的夾緊,然后送入加工區目測鉆頭與扣件的空間位置,手動校準鉆孔位置,右手操縱進給手柄實現主軸進給運動,以達到鉆孔目的。普通臺鉆主軸的復位靠渦卷彈簧的彈力與齒輪齒條的嚙合實現,每完成鉆孔一次,操作者將裝有已完成鉆孔加工扣件的夾具退回,松開夾具手柄拆掉已完成鉆孔加工的扣件,然后重新裝夾,依次往復。這種臺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操作者兼顧拆夾,裝夾,校準鉆孔位置,驅動主軸鉆孔導致效率低下;2、由于操作者靠目測高速旋轉的鉆頭與扣件的空間位置來實現校準加工,加工精度較低;3、由于扣件多為鑄件,表面較粗糙,加工深度大,孔徑較小,導致鉆頭定心困難、易斷裂,造成一定的損失和不安全因素;4、由于操作者在拆夾,裝夾時臺鉆電機處于空載狀態,造成不必要的電能浪費。?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臺鉆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的雙夾具自動進給臺鉆,其可大大提高臺鉆的精度及工作效率,節約能源,安全可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夾具自動進給臺鉆,由臺鉆底座、位于臺鉆底座上方的立柱、位于立柱中部的工作臺裝置、位于立柱頂端的主動力電機,與主動力電機通過皮帶連接的鉆孔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裝置包括工作臺支架、位于工作臺支架前端的轉軸、安裝于轉軸頂端的轉盤、安裝于轉軸底端的轉盤驅動電機、安裝于轉盤上方轉軸兩側對稱安裝的2組工件自鎖夾具;所述鉆孔裝置包括與主動力電機通過皮帶連接的鉆孔主軸、與鉆孔主軸連接的自動進給裝置。?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工件自鎖夾具包括固定平臺、位于固定平臺一側的2個固定軸、安裝于固定軸上的2個卡柄、其中一個卡柄一端設有固定鎖鉤,另一個卡柄一端設有開合鎖鉤。?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進給裝置包括與主動力電機的皮帶連接的活動皮帶輪、與活動皮帶輪連接的齒輪軸、與齒輪軸連接的渦輪組、與渦輪組連接的從動殘缺齒輪及進給從動輪,所述活動皮帶輪與進給從動輪之間設有調節離合桿。?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工作臺支架上設有轉盤鎖,所述轉盤兩側設有轉盤鎖定牙。?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盤鎖包括鎖體、安裝于鎖體一側的主鎖牙和輔鎖牙,所述主鎖牙和輔鎖牙通過拉線控制其開合狀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鉆孔主軸前方設有防護套,所述防護套外側設有激光裝置及控制開關,底部設有保護鉆頭的鉆套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雙夾具自動進給臺鉆利用自動進給裝置實現了鉆孔主軸的自動進給;?利用2組工件自鎖夾具交替安裝工件,裝夾與鉆孔同時進行,可使鉆床基本處于飽和加工狀態,避免臺鉆空轉,節約電能,提高鉆孔效率;轉盤鎖與轉盤鎖定牙配合,可對工件快速而準確的定位,防護套處于鉆孔主軸前方,將高速旋轉的鉆頭與操作者隔離,防止因鉆頭意外斷裂對操作者造成危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雙夾具自動進給臺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工件自鎖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自動進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轉盤鎖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防護套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培松,未經王培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537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