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649560.0 | 申請日: | 2013-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5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吳繼先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吳繼先 |
| 主分類號: | A61K8/02 | 分類號: | A61K8/02;A61K8/44;A61K8/97;A61K8/67;A61K8/73;A61K8/65;A61K8/98;A61Q19/00;A61Q19/02;A61Q19/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biāo)代理有限責(zé)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長興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天然 萃取 敷料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guān)于一種天然萃取物敷料,特別是指一種利用至少二保濕層及至少一作用層組合設(shè)計而成的天然萃取物敷料。
背景技術(shù)
公知的皮膚調(diào)理或護理,以面膜為例分為貼附式及涂抹式;所謂貼附式是利用不織布或水針布所制成的膜紙,并吸附有具護理或調(diào)理皮膚使用的成分,再貼附于人體臉部或欲使用的皮膚部位,而通過所使用的成分來達到調(diào)理膚質(zhì)或是護理皮膚的功效,但受限于每個人的身體構(gòu)造不盡相同,貼附式的面膜常會因為貼附的好壞而影響其功效;所稱涂抹式是利用具護理或調(diào)理皮膚成分的高分子黏液作為成膜劑,并直接涂抹于人體臉部或欲使用的皮膚部位,再通過所使用的成分來達到調(diào)理膚質(zhì)或是護理皮膚的功效,此方式有別于貼附式需要具有膜紙,但在使用上較為耗時與不便,且容易受到使用者手部的清潔與否進而影響其功效。然而,上述兩種方式在使用后皆會在皮膚上產(chǎn)生些許的殘留物而必須清潔,而有些殘留物的成分經(jīng)過化學(xué)變化后不易除去,常造成使用者必須再通過其他方式來清除該些殘留物,如此的下,反而更易造成皮膚的紅腫與不適。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申請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制造開發(fā)與設(shè)計經(jīng)驗,針對上述的目標(biāo),詳加設(shè)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萃取物敷料,利用至少二保濕層及至少一作用層的組合設(shè)計,并搭配天然萃取物獨特的特性,使其能具有保濕、美白、抗老的效果,且于使用后不會留下殘余物兼具環(huán)保的效,對于皮膚護理亦具極佳的便利性。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天然萃取物敷料包含至少二保濕層及至少一作用層,其中該些保濕層及該作用層為天然萃取物制成,且該作用層夾設(shè)于該些保濕層之間,并與每一保濕層交錯排列,而該些保濕層與該作用層可為人體所吸收
承上所述的天然萃取物敷料,其中該些保濕層為水性保濕成分。
承上所述的天然萃取物敷料,其中該些保濕層為油性保濕成分。
承上所述的天然萃取物敷料,其中該作用層為美白作用材料制成。
承上所述的天然萃取物敷料,其中該作用層為抗老作用材料制成。
承上所述的天然萃取物敷料,其中該作用層為護理作用材料制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實施例使用時的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實施例使用時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實施例使用時的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實施例使用時的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實施例使用時的剖面圖。
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保濕層,20作用層,30皮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特點和技術(shù)內(nèi)容,請參閱以下有關(guān)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惟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天然萃取物敷料實施例使用時的剖面圖。請參照圖1所示,其包括:
三保濕層10及二作用層20,其中該些保濕層10是天然萃取物制成,而于本實施例中該保濕層10可選自水性保濕成分或油性保濕成分,其中水性保濕成分可為水、天然氨基酸保濕因子、蘆薈天然凝膠、甘油、丁二醇、玻尿酸、維他命原B5、絲胺酸、高機能化妝水或天然海藻提取物等,油性保濕成分可為神經(jīng)酰胺、凡士林、礦物油、角鯊?fù)椤⒑珊砂陀汀⒃乱姴萦汀⑿雍擞汀⒗依嬗突蚋鞣N植物油等;該保濕層10亦可選自吸水成分、鎖水成分或其它具保濕效果的成分,其中吸水成分可為大分子玻尿酸、小分子玻尿酸、膠原蛋白、尿素、甘油或胺基酸等,鎖水成分可為分子釘、角鯊?fù)椤⒖ㄗ佑汀⒃乱姴萦突蛉槟竟停ㄑ﹣喼┑龋渌弑裥Ч某煞秩缇燮咸氧卑贰⒅参锕檀肌⑸窠?jīng)酰胺、亞麻仁酸、膽固醇、海鮫油、精華液、凝膠、乳液、乳霜、馬油、明礬或熱菌等。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吳繼先,未經(jīng)吳繼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49560.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用于在制備氯硅烷時加工細粒狀固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恒溫式護理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