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整機自舉升及進箱操作功能的裝卸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46776.1 | 申請日: | 2013-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90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紅蔚;邊道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紅蔚 |
| 主分類號: | B66F9/06 | 分類號: | B66F9/06;B66F9/075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19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整機 操作 功能 裝卸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卸貨物裝置,尤其是一種具有整機自舉升及進箱操作功能的裝卸機器人。
背景技術
在物流系統中,目前,面廣量大的裝卸貨采用的設備依舊是叉車或者隨車吊等傳統的裝卸機械。即依靠人力實現的半機械化托盤搬運系統。這一系統的最大缺點是叉車等裝卸機械無法進入汽車貨箱或者集裝箱內部工作,因此,大量的貨箱及集裝箱內部碼垛和裝卸工作得完全依靠人力完成,從而嚴重影響效率,并容易引發事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在地面操作、也可進入汽車貨箱或者集裝箱操作還可隨車工作的具有整機自舉升及進箱操作功能的裝卸機器人。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具有整機自舉升及進箱操作功能的裝卸機器人,包括后車體、揀選倉、貨叉安裝架與裝卸貨貨叉,所述后車體滑動連接在揀選倉的后側壁,貨叉安裝架滑動連接在揀選倉的前側壁,在貨叉安裝架的前側壁固定有裝卸貨貨叉,在后車體與揀選倉上設有揀選倉升降機構,在揀選倉與貨叉安裝架上設有貨叉升降機構,在后車體的底面安裝有第一主動轉向行走輪與第一被動行走輪,在揀選倉的底面設有第二主動轉向行走輪與第二被動行走輪。
在后車體的底端面固定有直線軌道槽,在直線軌道槽內滑動插接有伸縮插腿,在伸縮插腿的前端部安裝有所述的第一被動行走輪,在伸縮插腿的后端部通過第一銷軸鉸接有連桿,在連桿的前端部通過第二銷軸鉸接有連板,連板通過第三銷軸鉸接在后車體上,在后車體上鉸接有插腿油缸,插腿油缸的活塞桿端部通過第四銷軸與連板鉸接一起,且第二銷軸的中心、第三銷軸的中心與第四銷軸的中心為同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
所述第二銷軸的中心、第三銷軸的中心與第四銷軸的中心為同一個鈍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且所述第四銷軸的中心與第三銷軸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小于第四銷軸的中心與第二銷軸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第四銷軸的中心與第二銷軸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銷軸的中心與第三銷軸的中心之間的距離;所述連板為鈍角三角形的板體。
在后車體的底端面固定有直線軌道槽,在直線軌道槽內滑動連接有伸縮插腿,在伸縮插腿的前端部安裝有所述的第一被動行走輪,在后車體上固定有直線導向槽,直線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與直線軌道槽的長度方向呈銳角相交,在直線導向槽上方的后車體上鉸接有插腿油缸,在插腿油缸的活塞桿上鉸接有連桿,連桿的另一端與伸縮插腿的后端部相鉸接。
所述直線導向槽的長度方向與直線軌道槽的長度方向相交所成的角度數為60°。
在后車體上固定有圓弧軌道槽,在圓弧軌道槽內滑動插接有伸縮插腿,伸縮插腿為一段圓弧形,伸縮插腿與圓弧軌道槽配合,且伸縮插腿的長度大于圓弧軌道槽的長度,在伸縮插腿的下端部安裝有所述的第一被動行走輪,在后車體上鉸接有插腿油缸,插腿油缸的活塞桿端部與伸縮插腿的上端部相鉸接。
所述圓弧軌道槽對應的圓心角度數為44.2~47.36°;所述伸縮插腿對應的圓心角度數為92°。
所述揀選倉升降機構包括在后車體的前側上安裝的揀選倉升降油缸,揀選倉升降油缸的另一端連接在揀選倉的頂端部。
所述貨叉升降機構包括起重油缸與起重鏈條,所述起重油缸安裝在揀選倉的前側壁底端部上,在起重油缸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橫梁,在橫梁上轉動安裝有滾輪,起重鏈條的一端固定在貨叉安裝架的頂端部,起重鏈條的另一端繞過滾輪后固定在揀選倉上。
本實用新型可在地面操作,也可進入汽車貨箱進行或者集裝箱進行操作,還可隨車工作,使用范圍廣泛、操作非常靈活,非常適合在物流系統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種插腿伸縮結構的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種插腿伸縮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三種插腿伸縮結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紅蔚,未經朱紅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467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MBR強化及膜污染控制的方法
- 下一篇:腔室曝氣氧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