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臭氧水滴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40469.2 | 申請日: | 2013-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37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石剛 |
| 主分類號: | B01F3/04 | 分類號: | B01F3/04;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4010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臭氧 水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臭氧發生裝置領域,特別涉及臭氧水滴灌機。?
背景技術
臭氧是廣譜、高效、快速殺菌劑,在一定濃度下,臭氧可迅速殺滅水和空氣中使任何生物致病的各種病菌和微生物,其滅菌速度是氯的兩倍以上。更重要的是,臭氧殺菌后還原成氧,無任何殘留和二次污染,其他化學制劑都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它被稱為綠色環保元素。同時臭氧水能消除植物葉面病菌病毒,給植株創造一個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使其茁壯成長。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農約在保護農作物、防治病蟲害、改善人類生存環境、控制疾病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由于大量農藥的使用、農作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農藥殘留,其中尤其是果蔬中的農藥殘留格外引人關注,因為它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直接相關,這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從理論上講臭氧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它能將大多數單質和化合物氧化到最高價態,對于有機物具有強烈的氧化分解作用,不產生二次污染物,對人體無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臭氧水滴灌機,能夠對植株進行臭氧水滴灌,為植株創造一個無污染的生態環境,替代農藥,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臭氧水滴灌機,包括機架、電源控制箱、自吸泵、水處理器、混合管,自吸泵置于機架上,自吸泵與混合管相連通,電源控制箱固定在自吸泵上,水處理器置于機架上,電源控制箱與水處理器進行電連接,水處理器具有進氣管和出氣管,出氣管末端分成多個分支氣管并伸入到混合管中,所述分支氣管末端連接有氣泡石。?
所述機架為可移動的。?
所述水處理器內的電氣部件包括位于水處理器側壁上的可編程序控制器、開關電源、制冷器、濕度模塊和位于水處理器內部的制冷器、接線板、探濕器、臭氧發生器、循環泵和氣泵,由所述電源控制箱對電氣部件進行啟動和關閉的控制,制冷器、循環泵和多個臭氧發生器的水套串聯用來流通冷卻水,水處理器的進氣管、氣泵和多個臭氧發生器的氣室串聯生成臭氧氣體并將臭氧氣體通過水處理器的出氣管排放到混合管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結構簡單,臭氧發生效率高,能夠對植株進行有效的臭氧水?灌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水處理器的結構示意圖?
1-自吸泵?2-水處理器?3-電源控制箱?4-混合管?5-進氣管?6-出氣管?7-氣泡石?8-機架?
201-可編程序控制器?202-開關電源?203-制冷器電路板?204-濕度模塊?205-制冷器?206-接線板?207探濕器?208-臭氧發生器?209-循環泵?210-氣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臭氧水滴灌機,包括機架8、電源控制箱3、自吸泵1、水處理器2、混合管4,自吸泵1置于機架8上,自吸泵1與混合管4相連通,電源控制箱3固定在自吸泵1上,水處理器2置于機架8上,電源控制箱3與水處理器2進行電連接,水處理器具有進氣管5和出氣管6,出氣管6末端分成多個分支氣管并伸入到混合管4中,所述分支氣管末端連接有氣泡石7。?
所述機架為可移動的,其底部可以安裝輪子等。?
如圖2所示,水處理器2內的電氣部件包括位于水處理器側壁上的可編程序控制器201、開關電源202、制冷器203、濕度模塊204和位于水處理器內部的制冷器205、接線板206、探濕器207、臭氧發生器208、循環泵209和氣泵210,由所述電源控制箱1對所述電氣部件進行啟動和關閉的控制,制冷器203、循環泵209和多個臭氧發生器208的水套串聯用來流通冷卻水,水處理器2的進進管3、氣泵210和多個臭氧發生器208的氣室串聯生成臭氧氣體并將臭氧氣體通過水處理器的出氣管4排放到混合管4中。探濕器207用來測試水處理器內的濕度情況,濕度超過預設數值會發出警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石剛,未經張石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404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