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燈具的光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37583.X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419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蔡凱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素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蔡凱雄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須一平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燈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具的光罩,特別是涉及一種透光不透明的燈具的光罩。?
背景技術
參閱圖1,以廣泛應用在封裝發光二極管的透光層、光學面板、燈罩的光擴散元件1為例,主要是以一個載體11均布有折射光線的一種光擴散材料12。借此,以該光擴散材料12透光不透明的顆粒,將點光源折射成面光源。?
目前市面上的光擴散元件1主要是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ic,PMMA)為光擴散材料12,及以苯乙烯或環氧樹脂為載體11,而制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來自于石化工業,不但成本較高、具有毒性、無法自然分解,有致癌風險,及造成環境負擔外,且由于前述光擴散材料12為熱不融解的物質,因此,在環氧樹脂固化后,前述光擴散材料12無法以蒸鍍的方式均布在該載體11,有使用受限的缺點。?
然而,將光擴散材料12混合在該載體11的方式,會因為光擴散材料12射出時顆粒過大、或過小、或不均均、或過量,使該燈具的光罩1有光斑、明暗不均,及影響射出的情形,且由于環氧樹脂本身含有會吸收紫外線的芳香族苯環結構,使用一段時間后該環氧樹脂會因為苯環吸收紫外線(UV)或吸熱老化而產生黃變,造成該燈具的光罩1的穿透率衰降,亮度降低。?
根據前述,化學改變了世界,改善了人的衣、食、住、行,合成了塑膠、橡膠、纖維…等材料,然而,前述生產過程中向自然界釋放的合成物質,導致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由美國環保署(EPA)的Dr.Joseph?Breen、Dr.Paul?T.Anastas、Dr.John?C.Warner等人提出的綠色化學十二項原則又稱永續化學十二項原則,是近年來逐漸形成的重要思潮。?
因此,有鑒于前述光擴散材料12仍然使用有害的化學材料,本案發明人秉著服務大眾的胸懷,還積多年從事相關材料研究、開發的經驗,不斷地潛心研究與不斷試驗,終于有能以永續化學材料取代前述有害材料的本實用新型問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能夠符合環保需求、大幅降低成本,及有效改善黃變情形的燈具的光罩。?
本實用新型的燈具的光罩,該燈具具有一個燈座,及安裝在該燈座內的至少一個發光元件。該光罩包含相對該發光元件而安裝在該燈座的一個本體。該本體具有由樹脂材料構成的一個基層,及均布在該基層上且由雙硬脂酸二乙醇酰胺構成的一個光擴散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前述材料組成的光罩,達到透光不透明的光擴散效果,且由于前述有機物具有無毒、能夠分解、低排碳、融點高于130℃的材料特性,且材料取得容易,不但能夠符合環保需求,且能夠大幅降低成本,及有效改善黃變的情形,使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及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說明一般的擴散元件的剖視圖;?
圖2是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燈具的光罩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及?
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中一光罩的一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閱圖2、圖3,本實用新型光罩的較佳實施例安裝在一燈具2。該燈具2具有一個燈座21,及安裝在該燈座21內的至少一個發光元件22。該光罩包含一個本體3。?
該本體3具有由一種樹脂材料31構成的一個基層,及均布在該樹脂材料31且由一種光擴散材料32構成的一光擴散層。?
該樹脂材料31選自于已知材料,即聚碳酸酯、硅膠(Silicone)樹脂、環氧樹脂、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苯乙烯的共聚合物、環烯烴聚合物所組成的族群。?
該光擴散材料32均布在該樹脂材料31上,且重量百分比為3%~20%,前述光擴散材料32的成分包含有含酸基(-COOH)的有機化合物與含醇基(-OH)的有機化合物。?
前述光擴散材料32是以涂布、蒸鍍、濺鍍其中一種方式均布在該基層,或與前述樹脂材料31以混料射出、混合固化其中一種方式成形。?
以下即結合三個系統共十個較佳實施例及配合表1說明如后:?
表1?
【第一系統】:主要成分為飽和脂肪酸(RCOOH):C12以上,及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前述飽和脂肪酸一般都選用最便宜的硬脂酸(即18酸),主要來源可以是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等等。?
前述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由下列反應所獲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素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蔡凱雄,未經素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蔡凱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3758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強化井壁的鉆井裝置
- 下一篇:具有可互換短靴系統的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