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在線再生催化劑的電解催化氧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36364.X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30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咸峰;鄒宗海;李波;黃斌;王建娜;劉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67 | 分類號: | C02F1/467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400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在線 再生 催化劑 電解 催化 氧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線再生催化劑的電解催化氧化裝置,屬于污水處理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的電解催化氧化反應過程中,Ca2+會在催化劑表面形成碳酸鈣垢,將催化劑的活性中心覆蓋,影響催化劑的活性,導致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效率下降,影響出水水質。
中國專利CN201220304579.7“電解催化氧化廢水的處理裝置”,發明要點為在一個長方型電解槽中填加懸浮式顆粒催化劑,以金屬或惰性材料為工作電極,在極板兩端施加直流電壓,污水從電解槽一端進入,從另一端流出。電解槽底部采用穿孔管進行曝氣使顆粒催化劑在水中呈懸浮狀態,達到良好的傳質效果。在直流電場以及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電解槽內發生電化學反應,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污水在電解槽中停留一定時間后,污水及其中懸浮的催化劑顆粒一起流出電解槽進入一個沉淀池中,顆粒催化劑因密度大于水而沉淀到池子底部,實現與水分離,處理后的水排放。催化劑顆粒采用氣提泵的方法提升回到曝氣電解槽的前端,重新用于反應。此發明工藝的顯著缺點是沒有考慮催化劑一旦因某種原因而活性下降或失效,如何進行再生。該發明只能停車排凈污水然后對催化劑進行再生處理。這在工業運行當中是不合理的,影響裝置連續穩定運行。
中國專利CN2858628公開了一種倒極運行的電化學反應器,該反應器至少由兩個柵狀陽極組和兩個柵狀陰極組組成,其中一個柵狀陽極組與一個柵狀陰極組相互插合排列在一個平面或者圓弧面組成復合電極組A,另一個柵狀陽極組與另一個柵狀陰極組也排列成對應的平面或者圓弧面組成復合電極組B,在同一個復合電極組中的柵狀陽極組和柵狀陰極組交替通電,不同時工作;在相鄰的復合電極組中兩個柵狀陽極組也是交替通正向直流電,不同時工作;該裝置在通直流電時可以達到氣浮選去除水介質懸浮物、電催化氧化廢水COD、軟化水介質中的硬度(Ca2+、Mg2+)、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離子、電解殺滅水介質中菌藻的作用。
中國專利CN2858628公開的技術方案有廢渣產生。
中國專利CN2858628與本實用新型的主要不同點是前者倒極運行的目的是將電極的極性轉換,改變電極表面的酸堿環境,防止在電極表面結垢,而本實用新型是在不加電的情況下,利用電解槽中的酸性液體將附著在催化劑表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的無機垢溶解到水中,以達到清潔催化劑表面的目的,使催化劑的活性得到恢復。前者所采用的倒極方式在電滲析設備上是普遍采用的技術。本實用新型電解槽交替停電運行只針對催化劑的清洗,無關電極表面的清洗。前者專利屬于電絮凝工藝范疇,沒有應用催化劑。本實用新型采用懸浮式催化劑。前者雖然也能去除COD,但是主要是依靠電極上化學反應降解COD,降解的深度有限。氧化COD只是電絮凝過程的附帶功能。本實用新型是在電解的基礎上增加了懸浮式顆粒催化劑,主要依靠催化劑先吸附有機污染物,再在直流電場作用下催化氧化所吸附的有機污染物,不具有去除懸浮物的功能,只去除污水中的COD,其原理與前者根本不同,對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氧化深度更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363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接觸氧化池
- 下一篇:一種磨削材料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