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磁性蓋電飯煲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34722.3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44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壽慈濤;申屠鴻;熊文湖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性 電飯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性蓋電飯煲,屬于一種小家電。
背景技術
電飯煲是很多家庭每天都要使用的小家電,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電飯煲層出不窮,但主要針對于烹調性能;現在的電飯煲都很注重密封問題,電飯煲的蓋子一般只能單向彈開且不能拆卸,結構復雜且使用不夠方便,尤其是清洗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使用方便的磁性蓋電飯煲。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磁性蓋電飯煲包括電飯煲鍋體、磁性鍋蓋、電源連接線和內膽,所述的電源連接線與電飯煲鍋體連接,所述的內膽整體放置于電飯煲鍋體的內腔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主體電磁圈和蓋磁圈,所述的電飯煲鍋體的口部為圓形,所述的主體電磁圈設置在電飯煲鍋體的口部內側周圍并呈圓環狀結構;所述的磁性鍋蓋為圓形,所述的蓋磁圈設置在磁性鍋蓋的外側周圍并呈圓環狀結構;所述主體電磁圈的內周與蓋磁圈的外周匹配吻合,磁性鍋蓋蓋在電飯煲鍋體上并吻合密封。磁性鍋蓋和電飯煲鍋體通過蓋磁圈和主體電磁圈之間的吸引力相互固定并密封,無需其他連接結構;主體電磁圈的內周與蓋磁圈的外周匹配吻合是指主體電磁圈的內徑與蓋磁圈相對應處的外徑一致,蓋磁圈緊貼主體磁圈,達到密封的效果;圓形的結構設計可使磁性鍋蓋360度任意旋轉均可吻合蓋在電飯煲鍋體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體電磁圈為電磁材料制作,所述的蓋磁圈為鐵磁材料制作。電磁材料需要通電才能產生電磁吸引力,便于控制,使磁性鍋蓋便于取下或吸住固定;鐵磁材料包括鐵和其他類型的金屬或非金屬物質,可被電磁吸引力吸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磁性鍋蓋上還設置有散熱口和消泡器,所述的消泡器設置在磁性鍋蓋內側并與散熱口的位置相對應。散熱口和消泡器相互配合,有助于排氣散熱,防止有液體溢出或炸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消泡器和散熱口均設置在磁性鍋蓋的中心。設置在鍋蓋中心更有利于消泡、排氣和散熱。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利用電磁吸引力使磁性鍋蓋穩固地蓋在電飯煲主體上,無需多余的結構,結構簡單合理;相對于普通電飯煲蓋子只能單向彈開且不能拆卸的問題,磁性鍋蓋可360度隨意旋轉并可以整體拆卸下來,使用靈活、清洗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磁性蓋蓋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磁性蓋打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電飯煲鍋體1、主體電磁圈11,磁性鍋蓋2、蓋磁圈21、散熱口22、消泡器23,電源連接線3,內膽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包括電飯煲鍋體1、主體電磁圈11、磁性鍋蓋2、蓋磁圈21、電源連接線3和內膽4,所述的電飯煲鍋體1的口部為圓形,磁性鍋蓋2為圓形;所述的主體電磁圈11設置在電飯煲鍋體1的口部內側周圍,且主體電磁圈11呈圓環狀結構;所述的蓋磁圈21設置在磁性鍋蓋2的外側周圍,且蓋磁圈21呈圓環狀結構;所述的主體電磁圈11的內周與蓋磁圈21的外周匹配吻合,使磁性鍋蓋2蓋在電飯煲鍋體1上并吻合密封;所述的電源連接線3與電飯煲鍋體1連接;所述的電飯煲鍋體1的內腔為圓柱體結構,所述的內膽4為圓柱體結構,內膽4整體放置于電飯煲鍋體1的內腔中。
在本實施例中,磁性鍋蓋2上還設置有散熱口22和消泡器23,所述的散熱口22設置在磁性鍋蓋2的中心,所述的消泡器23也設置在磁性鍋蓋2的中心并位于磁性鍋蓋2的內側。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主體電磁圈11連有電源,并有控制開關,需要打開控制開關通電才能產生電磁吸引力;所述的蓋磁圈21為鐵磁材料制作,在電磁吸引力作用下可被吸住。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360度任意角度蓋上磁性鍋蓋2,接通電源、打開開關,使主體電磁圈11通電產生電磁吸引力,磁性鍋蓋2在電磁吸引力作用下牢牢吸在電飯煲鍋體1上,即可開始煮飯或進行其他烹調工作;烹調完成后,關閉開關、斷開電源,即可將磁性鍋蓋2從電飯煲鍋體1輕松取下,且磁性鍋蓋2可以拆下進行充分清洗。
通過上述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能實施。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只要其零件未明確說明具體形狀和尺寸的,則該零件可以為與其結構相適應的任何形狀和尺寸;同時,零件所取的名稱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347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