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螺紋檢測用的螺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34540.6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9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彭臣佐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思庫特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慧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2239 | 代理人: | 安紀平 |
| 地址: | 21521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紋 檢測 螺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緊固件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內螺紋檢測用的螺桿。
背景技術
家電、汽車等行業中,由于鈑金制品上的擠壓螺紋可以直接用于部件的裝配,因此鈑金零件上會廣泛采用擠壓然后攻牙的方法進行這類螺紋加工。這要求擠壓螺紋產品的生產商需要確保產品上部發生漏攻牙的情況,以免使裝配線停線倒置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在擠壓螺紋加工后,都會對螺紋進行檢測,以減少漏攻螺紋現象的發生。
目前,該內螺紋孔的檢驗仍是采取手工上螺絲的操作方法:即把作為檢具用的螺桿扭到內螺紋孔內,靠目視和感覺判斷螺桿的軸肩是否與軸的螺紋孔的端面接觸,如果無間隙則為孔深合格的產品,如果有間隙則為孔深不合格的產品。該檢測方法依靠人的感官判定是否合格,方法比較原始,檢測效率低,不能滿足大批量生產需要,而且避免不了判斷的失誤或疏忽,難以保證產品質量。
因此,我們研究設計出一種自動檢測設備替代人工來完成螺紋的檢測,采用驅動裝置來控制螺桿進行螺紋的自動檢測,為了配合該自動檢測設備的使用,我們對作為檢具用的螺桿也進行看相應的重新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內螺紋檢測用的螺桿,能夠與螺紋檢測設備配合裝配,實現對螺紋規格的快速檢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內螺紋檢測用的螺桿,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所述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均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一圓柱體的下端面與所述第二圓柱體的上端面相貼合連接,所述第一圓柱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復數個向內凹陷的卡槽,所述第二圓柱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螺紋。
優選地,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
所述第一圓柱體靠近所述其下端面的一端為圓錐狀。
所述第二圓柱體的下端面為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螺桿前端面為平面,可以實現對螺紋孔深的檢測;螺桿上部設有卡槽,用于與檢測裝置進行固定連接,實現對螺紋的自動化檢測;螺桿結構簡單,易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螺紋檢測用的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第一圓柱體,2、第二圓柱體,3、卡槽,4、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內螺紋檢測用的螺桿,用于實現對產品內螺紋的孔深等規格的檢測。包括第一圓柱體1和第二圓柱體2,所述第一圓柱體1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直徑,且兩者為一體成型,便于加工。所述第一圓柱體1和第二圓柱體2均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一圓柱體1的下端面與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上端面相貼合連接。
所述第一圓柱體1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復數個向內凹陷的卡槽3,用于與檢測裝置相配合固定連接,連接穩定,避免在檢測過程中出現螺桿因受力不均或角度偏移發生斷折的現象,提高了螺紋的檢測效率和安全穩定性。
所述第一圓柱體1靠近所述其下端面的一端為圓錐狀。
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螺紋4,與待檢產品的內螺紋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二圓柱體2的上端面為平面,用于檢測螺紋孔的孔深是否合格,當第二圓柱體2的上端面與螺紋孔的端面能夠完全相貼合,即該螺紋為檢測合格的,反之,則為不合格產品。
檢測時,螺桿固定在檢測裝置(圖未示)中,并在驅動裝置(圖未示)的驅動下先扭入到檢測工件的內螺孔內,判斷螺桿的外螺紋與內螺紋是否能相配合連接、螺桿的第二圓柱體2的下端面是否與螺紋孔的端面相貼合,作出判斷后再將螺桿扭出,正、反轉各一次即完成一次內螺紋的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技術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仍可能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種種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應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替換及修飾,并為本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所涵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思庫特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吳江思庫特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345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