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自動包裝機套袋裝置中的硬質吸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30314.0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19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郜法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郜法軍 |
| 主分類號: | B65B43/42 | 分類號: | B65B43/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308 陜西省西安戶縣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包裝 機套 袋裝 中的 硬質 吸頭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指一種全自動包裝中的自動套袋裝置中的硬質吸頭。
二、背景技術
目前,在化肥廠,所用的塑料袋、編織袋、牛皮紙袋或復合袋,由整形(整形稱之為袋子處于正確位置的、平平展展的狀態或形狀)過來的一個(單個)袋子要實現自動套袋所用的吸頭為橡膠吸頭,此種橡膠吸頭存在以下缺點:橡膠吸頭不耐磨損、易老化,常常需要更換。由于橡膠吸頭較柔軟,對料袋的制作有特殊要求,如必須覆膜料袋,使自動套袋的成功率不高。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不需維修、對料袋無特殊要求、上袋成功率高的全自動包裝機套袋裝置中的硬質吸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了敘述和理解方便,請同時參考附圖,故在此將圖中標號放置于括號內。
全自動包裝機套袋裝置中的硬質吸頭,由吸頭(1)內固定分開吸力桿組件組成,其特征是:由金屬、尼龍或工程塑料硬質材質制作的吸頭(1)和分開吸力桿組件組成一個單一整體吸頭,其分開吸力桿組件是立柱(2)一端用立柱連接桿(3)固定在吸頭(1)內軸向處,位于吸頭(1)內軸向上的立柱(2)另一端朝向吸口外,其端面與吸頭(1)吸口端面看齊或略進去縮回0-5毫米以內,最好是0-2毫米以內。
所述的全自動包裝機套袋裝置中的硬質吸頭,其特征是:上述的分開吸力桿組件還指結構是直接將吸袋檔桿(4)固定在吸頭(1)吸口端面內徑向處,吸袋檔桿(4)外周(或稱作母線)線與吸頭(1)吸口端面看齊或略進去縮回0-5毫米以內,最好是0-2毫米以內。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吸頭1和分開吸力桿組件均是硬質材料制作的,整體吸頭不需維修。由于整體吸頭造價低廉,使用3-5年后根據情況直接更換,而橡膠吸頭一次能用3-5個月,使用中不需維護保養,根據裝的物料性質的不同,很方便的更換成耐腐蝕材料,如不銹鋼材料或鈦材料,解決了以前吸頭材料不耐磨、使用壽命短、常常更換零部件、不便維修的缺點;同時硬質吸頭比以前橡膠吸頭要耐磨損,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硬質吸頭可用金屬、尼龍、工程塑料等硬質材質制作,打破了以前認為吸頭或稱作吸盤要用橡膠等軟質材料制作的慣例,改變了以前長期認為橡膠吸頭吸力強的偏見;提高了吸咗力或吸抓力,上袋的成功率提高到99.9%。2、采用分開吸力桿組件,優點和效果顯著。如果在硬質吸頭1中沒有分開吸力桿組件,即沒有立柱2或者沒有吸袋檔桿4將會產生吸頭1會把料袋吸進吸孔中,吸力過小又吸不住袋子,吸力過大導致吸頭周圍漏氣、該放袋時卻不能按時松開、工作效率降低;由于影響吸力大小的因素很多,就是調整好吸力大小,但也難以穩定工作,常常出現過早掉袋、難掉袋、漏氣等缺點。通過大量實驗得知采用最簡單的分開吸力桿組件,效果最好,此時吸孔在分開吸力桿作用下變成環狀吸力孔、半圓形吸孔、甚至采用其他分開吸力桿結構吸孔變成彎曲弧形、“U”的折線槽形、“『』”的折線槽形等形狀,提高了吸咗力或吸抓力,來達到吸袋、張袋、上袋工作性能穩定的目的。3、由于結構極其簡單,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可大批量工業化生產,使我國全自動包裝全面普及,大大解放勞動力。
四、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圖1是第一種吸頭結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示意圖,圖3是第二種吸頭結構的主視圖,圖4是圖3的B-B剖視示意圖,。
上述圖中標號說明:1、吸頭,2、立柱,3、立柱連接桿,4、吸袋檔桿。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和圖2是第一種吸頭1結構的視圖,其結構特點是在吸頭1內軸向有立柱2,立柱2一端用立柱連接桿3固定在吸頭1內,立柱2另一端朝向吸口外,立柱2另一端端面與吸頭1吸口端面基本看齊一致,參見圖1,就是縮回0-5毫米以內(含有5毫米)任意位置也可以安全工作,對吸住的局部袋子有吸進咗住作用,完成對裝料的袋子作吸進抓住功能;另外一個特點是均為由金屬、尼龍或工程塑料等硬質材質制作,針對需要裝袋的不同物料來更換所需吸頭1,吸頭1是通過螺紋或焊接與負壓吸桿封閉連接后進行工作。如果在硬質吸頭1中沒有立柱2將會產生吸頭1會把料袋吸進吸孔中,導致吸頭周圍漏氣、該放袋時卻不能按時松開、工作效率降低。
參見圖3和圖4是第二種吸頭1結構的主視圖,直接將吸袋檔桿4徑向固定在吸頭1吸口端面內,這種固定方式可采用機械行業常用的焊接、粘接、鑲嵌等固定方式,也同樣對吸住的局部袋子有吸進咗住作用,完成對裝料的袋子作吸進抓住功能;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種結構均能夠完成對袋子作吸進抓住功能。過去本行業一直認為吸頭或稱作吸盤要用橡膠等軟質材料制作,因為其在吸力作用下密封良好,但是對于廣泛使用的編織袋等這個可變形的、有透氣作用的袋子來說,常常出現吸不住抓不住的現象,吸住的成功率約在90%以下,所以原有自動套袋的料袋必須是特制有要求的,例如必須是覆膜的料袋,而本實用新型的吸頭對料袋無要求。同時由于現有技術物料的腐蝕性對吸頭有一定的腐蝕和破壞作用,對吸頭的使用壽命有一定的影響;本實用新型采用硬質材料就完全解決了上述這些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郜法軍,未經郜法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303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