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增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29930.4 | 申請日: | 2013-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2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賓勇剛;蔣厚良;段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賓吾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增氧裝置。
背景技術
增氧設備在水產類養殖中應用廣泛,可以有效地增加水中含氧量,改善水質,促進水產的生長發育。增氧設備多采用增氧裝置,現有增氧裝置通常安裝在水下,在使用時會造成池水渾濁,同時由于位置固定,只能增加增氧裝置附近的水中含氧量,增氧面積相對較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氧裝置,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增氧裝置,包括浮體、設置于所述浮體的供電裝置和空氣壓縮泵,所述供電裝置與所述空氣壓縮泵電連接,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泵相接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的另一端設有出氣口,當所述增氧裝置在水中使用時,所述出氣口伸入水中。
進一步地,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供電裝置、所述空氣壓縮泵電連接。能夠在控制裝置中設定好程序,控制增氧裝置的航行速度和方向,實現自動化航行。
進一步地,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浮體底部的電動舵,所述電動舵與所述控制裝置以及供電裝置電連接。通過電動舵可以更好的實現增氧裝置航行的穩定性和方向性。
進一步地,所述浮體的形狀為船形。這種形狀的浮體在水中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小。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裝置和所述空氣壓縮泵設置在所述浮體的內部。這樣可以節省浮體空間,同時可以使所述浮體更加的穩定。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裝置為蓄電池。蓄電池使用方便同時造價低廉。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裝置為光伏發電裝置,所述光伏發電裝置包括光伏發電板以及與光伏發電板電連接的功率適配器。采用光伏發電可以有效的減少能源消耗,保護環境。
進一步地,所述光伏發電板活動連接于所述浮體的頂部。可以通過對光伏發電板的方向與角度的調節,實現接受陽光面積最大化,實現光能的高效利用。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包括一組八字形管和一組平行于水平面的平行管,所述八字形管一端連接所述空氣壓縮泵,另一端與所述平行管的中部相連,所述平行管一端設置有出氣口。出氣口設置在平行管的遠離浮體前進方向的一端,這樣可以使船的行駛更加平穩。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增氧裝置,通過將浮體、排氣管與空氣壓縮泵相結合,在增氧的同時可以移動,有效擴大了增氧范圍。控制裝置可以進一步實現增氧裝置運動的自動化。這種增氧裝置實現了自動化和高效化的增氧,在不會使水渾濁的同時大大增加了增氧的面積,提高了增氧效率,減少了人工勞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增氧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增氧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增氧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結合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增氧裝置,包括浮體2、設置于所述浮體2的供電裝置和空氣壓縮泵4,所述供電裝置與所述空氣壓縮泵4電連接,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泵4相接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的另一端設有出氣口,當所述增氧裝置在水中使用時,所述出氣口伸入水中。所述供電裝置和所述空氣壓縮泵4設置在所述浮體的內部。
在本實施例中,供電裝置采用了蓄電池1,所述蓄電池1與所述空氣壓縮泵4電連接。所述排氣管為直線排氣管7。
結合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增氧裝置,包括浮體2,設置在所述浮體2內部的供電裝置、控制裝置5和空氣壓縮泵4,設置在所述浮體2尾部的電動舵6,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一端與空氣壓縮泵4相接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的另一端設有出氣口,在所述增氧裝置使用時,所述出氣口伸出所述浮體2外部同時低于所述浮體2的吃水線,伸入水中。所述排氣管的出氣口的方向與所述浮體2前進的方向相反,所述供電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5、所述空氣壓縮泵4和所述電動舵6電連接,所述控制裝置5又分別與所述空氣壓縮泵4和所述電動舵6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浮體2的形狀為船形。船形的浮體2可以有效的減少行駛時的阻力,使增氧裝置的行駛速度更快,工作效率更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賓吾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賓吾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299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