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轉把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28552.8 | 申請日: | 2013-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33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友奧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5/06 | 分類號: | A47J45/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 地址: | 21317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把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把手。
背景技術
市場上現有的帶旋轉把手的家用電器,一般都是通過把手座后部的筋位與把手的內側面的過盈配合實現把手的定位。把手定位的目的在于:1.避免把手閉合時,由于重力作用與把手座形成撞擊,引起噪聲;2.避免機器運行時引起把手竄動,造成噪聲。
以上所述的把手定位方式有如下弊端:
一、筋位的布置影響機器的外觀;
二、若殼體、把手進行噴漆后,會導致筋位與內側面配合過盈量增加,可能會導致裝配困難;
三、筋位與內部面摩擦次數多后,會導致把手內側面有劃傷,影響提手的內側面的光潔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旋轉把手,能夠在不影響及其外觀的前提下實現把手在閉合狀態時的定位。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轉把手,包括把手和把手座;所述把手包括提手部,以及設置在提手部的兩端的內側的轉軸部;所述把手座的兩端設有與把手的轉軸部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把手的轉軸部的外周上設有凸塊;所述把手處于閉合位置時,凸塊與把手座的內壁過盈配合。
所述凸塊與把手座的內壁接觸的一端的邊緣設有倒角。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凸塊與把手座的內壁過盈配合,因此能夠在不影響機器外觀的前提下實現把手在閉合狀態時的有效定位,結構簡單可靠,提高了產品的檔次。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處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把手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截面圖。
圖6為圖5的B處放大圖。
附圖中的標號為:
把手1、提手部11、轉軸部12、凸塊13、倒角14;
把手座2、通孔21。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見圖1至圖6,本實施例的旋轉把手,包括把手1和把手座2。
把手1包括提手部11,以及設置在提手部11的兩端的內側的轉軸部12。把手座2的兩端設有與把手1的轉軸部12相配合的通孔21。把手1的轉軸部12的外周上設有凸塊13。把手1處于閉合位置時,凸塊13與把手座2的內壁過盈配合。凸塊13與把手座2的內壁接觸的一端的邊緣設有倒角14。
由于把手1處于閉合位置時,凸塊13與把手座2的內壁過盈配合,從而有效地定位把手1,使把手1保持在閉合位置。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友奧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友奧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285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速的遠程訪問系統
- 下一篇:卡扣式密封無菌血管內導管敷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