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應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的紅外熱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28298.1 | 申請日: | 2013-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90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福良;楊海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8/10 | 分類號: | G01V8/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大壩 面板 脫空 檢查 紅外 成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壩面板脫空檢查領域,尤其是一種應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的紅外熱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探地雷達是利用寬頻帶高頻電磁波信號探測介質結構位置和分布的非破壞性的探測儀器,工作時在雷達主機控制下,脈沖產生周期性的毫微秒寬頻帶高頻電磁波信號并直接饋給發射天線,經由發射耦合到地下的信號在傳播路徑上遇到介質非均勻體(面)時,產生反射信號,位于地面的接收天線在接收到地下回波后直接傳輸到接收機,經處理后以電平圖的方式顯示出來,可用來判斷地下目標的深度、大小、位置等特征參數。
大壩面板脫空檢查時,因為此種壩體具有強透水性,地下水位線以上的壩體內無自由態的地下水,所以脫空充填物僅為空氣一種介質;對于非脫空區,混凝土的下一層介質為墊層區。因此,無脫空現象時,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墊層區與過渡層的界面反射為負反射,出現脫空現象時,界面反射為正反射。相對于探地雷達天線,面板表面相對平整,使得天線與面板的耦合良好,同等傳播和反射條件下發射和接收信號的振幅比較一致,也有利于區分信號振幅的大小。將探地雷達圖像分為3種類型:第1種類型是可明顯區分出鋼筋層正相位反射,和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的負相位反射,第2種類型是可明顯區分出鋼筋層正相位反射和墊層區的負相位反射,但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反射界面不明顯或消失,第3種類型是可明顯區分出鋼筋層正相位反射,但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間的負相位反射界面不存在且被正相位反射取代。探地雷達最大的缺點就是當面板鋼筋布設層數越多,鋼筋密度越密,保護層厚度越小,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間的負相位反射界面更不明顯,圖像無法識別面板混凝土區與墊層區,也就無法探討測出是否存在脫空區。
當面板鋼筋布設層數越多,鋼筋密度越密,保護層厚度越小,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間的負相位反射界面更不明顯,圖像無法識別面板混凝土區與墊層區,也就無法探討測出是否存在脫空區。需尋求一種面板鋼筋不會影響檢測的新技術,也就是能把面板下脫空區內的變化在面板上反應出來且能接收到此變化。紅外熱成像技術是利用面板的正常部位的熱容量與脫空部位的熱容量的不一致,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正常部位的溫度變化速度不相同,在面板外部就能看到溫度差異,也就實現了面板下脫空區內的溫度變化速率不同而在面板上反應出來。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的紅外熱成像系統。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應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的紅外熱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連接一紅外熱成像儀和一通訊單元,所述紅外熱成像儀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所述通訊單元用于與一遠程終端進行通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單元是一單片機或ARM模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通訊單元是一GPRS模塊、wifi模塊或GSM模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遠程終端是一工業計算機或一手機終端。
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面板鋼筋布設層數越多,鋼筋密度越密,保護層厚度越小,面板混凝土與墊層區間的負相位反射界面更不明顯,探地雷達通過圖像無法識別面板混凝土區與墊層區時,彌補探地雷達的最大缺點。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的紅外熱成像系統,包括一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連接一紅外熱成像儀和一通訊單元,所述紅外熱成像儀用于大壩面板脫空檢查,所述通訊單元用于與一遠程終端進行通訊。
優選的,所述處理單元是一單片機或ARM模塊,單片機型號可以是AT89C51、AT89S51或MSP430等。所述通訊單元是一GPRS模塊或wifi模塊,對應的,所述遠程終端是一工業計算機;所述通訊單元也可以是一GSM模塊,對應的,所述遠程終端是一手機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282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