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帶有內襯氣囊的活檢通道套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28044.X | 申請日: | 2013-10-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57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姜廷樞;李航;毛琦善;楊文君;嵇煥盛;馮國彥;鄭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毓璜頂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0/04 | 分類號: | A61B10/04;A61B1/0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氣管 胸腔鏡 專用 帶有 內襯 氣囊 活檢 通道 套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帶有內襯氣囊的活檢通道套管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內襯氣囊套管。
背景技術
內科胸腔鏡作為一種呼吸內科應用的設備,在胸膜疾病的診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價格昂貴,在一些基層醫院因經費問題無法配備。現有多家基層醫院開展應用支氣管鏡代替內科胸腔鏡,但該方法有如下缺點:1、易損傷內鏡,胸腔內粘連,可使內鏡彎曲,造成傳導纖維的折斷;2、鏡體過軟,缺乏支撐,在胸腔內定位不易掌握;3、取活檢困難,支氣管鏡用活檢鉗較小,取較韌的組織困難,并且獲取標本量少,診斷困難。
因此有必要解決支氣管鏡代胸腔鏡檢查過程中對支氣管鏡進行支撐、保護、固定,并且能夠取得滿意的活檢標本。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帶有內襯氣囊的活檢通道套管,具有固定、保護支氣管鏡,并取得組織活檢的功能,實現支氣鏡替代胸腔鏡,對胸膜腔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帶有內襯氣囊的活檢通道套管,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的活檢通道套管是由硬質的外套管內緊密安裝內襯氣囊組成,所述的內襯氣囊中心留有胸腔鏡探口,內置氣囊上設置有內置活檢通道。
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可以將技術方案進一步的完善為:
進一步將所述的外套管的長度為30cm,內徑為8mm。
進一步將所述的內襯氣囊附著于套管的內層,內襯氣囊上設置有可經注射器充氣的接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硬質的外套管的長度和內徑及活檢通道、內置氣囊針對實現支氣管鏡代胸腔鏡檢查的設計,從而解決了支氣管鏡代胸腔鏡檢查的不足之處,對基層醫院實現胸腔鏡檢查的普及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帶有內襯氣囊的活檢通道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如下的實施方案結合附圖加以解釋:
一種支氣管代胸腔鏡專用帶有內襯氣囊的活檢通道套管(參見圖1和圖2),該活檢通道套管是由硬質的外套管1內緊密安裝內襯氣囊2組成,所述的內襯氣囊2中心留有胸腔鏡探口,內置氣囊上設置有內置活檢通道3。
設計的外套管1的長度為30cm,內徑為8mm,可經直徑1cm的戳卡進入胸腔,起到支撐、固定支氣管鏡作用。所內襯氣囊2附著于外套管1的內層,內襯氣囊2上設有可以充氣的接口,可經注射器對內襯氣囊2進行充氣,檢查中起支撐、固定、保護支氣管鏡鏡體,避免鏡體的光導纖維的折斷損傷。應用時將支氣管鏡由套管上內襯氣囊2的中心留有胸腔鏡探口套入,末端彎曲部伸出套管,經內襯氣囊2的接口注入氣體后固定鏡體。經由已經切開并置入戳卡的通道孔進入胸腔進行檢查。
支氣管鏡進進入胸腔后,對胸腔各部位進行觀察,需要取病理活檢時經由活檢通道3導入胸腔鏡活檢鉗取病理。活檢鉗經由活檢通道3對胸膜腔取組織病理活檢。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支氣管鏡代胸腔鏡檢查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基層醫院開展支氣管鏡代胸腔鏡檢查,提高對胸膜疾病診斷及治療的水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毓璜頂醫院,未經煙臺毓璜頂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280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