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紅土鎳礦聯合浸出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21020.1 | 申請日: | 2013-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03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蔣開喜;文森特·康貝莫·西蒙斯;王海北;劉三平;趙磊;李耀星;曲志平;王玉芳;鄒小平;蘇立峰;李相良;周立杰;尹一男;馮愛玲;謝鏗;王光輝;王愛萍;王仍堅;袁亮;蔣偉;蔣訓雄;張邦勝;汪勝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C22B23/00 | 分類號: | C22B23/00;C22B3/04;C22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波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豐臺區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土 聯合 浸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紅土鎳礦聯合浸出的系統,即從紅土鎳礦中提取鎳鈷的系統,特別涉及一種鎳紅土礦提取鎳鈷富集物中間產品的系統。
技術背景
全球經濟的發展使鎳的需求量穩步增長,隨著硫化鎳礦資源的日益枯竭,占全球70%鎳資源的紅土鎳礦已經成為主要的鎳來源。
紅土鎳礦是富存鎳的氧化礦,其鎳貯量占地球上陸基鎳總貯存量的約70%。目前,國內外紅土鎳礦處理工藝主要分為火法工藝和濕法工藝。火法工藝主要包括四種:(1)RKEF工藝熔煉鎳鐵;(2)高爐熔煉含鎳生鐵;(3)鼓風爐熔煉冰鎳;(4)回轉窯還原-選礦工藝。火法工藝由于能耗較高,只適于處理鎳含量較高的紅土礦(含鎳大于等于1.5%),而且伴生的有價金屬鈷不能回收。濕法工藝主要包括三種:(1)還原焙燒—氨浸;(2)高壓酸浸;(3)常壓酸浸。
氨浸適用于氧化鎂含量高的礦石,整個流程鎳回收率為70%~80%,鈷回收率為40%~50%。含鐵高、氧化鎂低的礦石采用高壓酸浸的方法,該法鎳的回收率90%~92%,鈷的回收率88%~90%。還原焙燒—氨浸工藝由于能耗高,回收率低及環保壓力較大等不足,在全球范圍內已經逐漸被淘汰,在新建鎳紅土礦項目中很少使用該工藝。
近年來,全世界鎳紅土礦的濕法冶金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高壓酸浸工藝,該工藝具有鎳鈷浸出率高(鎳鈷浸出率高達97%和95%以上),浸出后液雜質含量低,后續處理工序相對簡單,能得到高品質的鎳鈷富集物等優點,已經成為近年來鎳紅土礦最主要的處理工藝。
但是,高壓酸浸工藝存在設備要求高、生產運營成本較高、項目投資大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紅土鎳礦聯合浸出的系統,其礦石適應性廣、生產成本低、系統流程簡單、回收高率、可環境友好地從紅土鎳礦中提取鎳鈷。
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紅土鎳礦聯合浸出的系統,其適用品位范圍寬、流程簡單、能耗和成本低、回收率高。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紅土鎳礦聯合浸出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褐鐵礦型紅土鎳礦一段常壓浸出槽和蛇紋石礦漿過渡槽并聯地與混合槽連通,該混合槽、二段加壓浸出槽、和浸出后礦漿中和槽依次連通;一段常壓浸出槽設有褐鐵礦型紅土鎳礦進料口和濃硫酸入口;蛇紋石礦漿過渡槽設有蛇紋石礦漿進料口和加水口;二段加壓浸出槽與通氣源連通;礦漿中和槽通過底流濃密機與尾礦庫連通;礦漿中和槽還通過上清液池與鈷鎳沉淀槽連通;鈷鎳沉淀槽通過尾液濃密機與尾液處理裝置連通,并且通過壓濾機與鎳鈷富集物容器連通。
優選地,在褐鐵礦型紅土鎳礦一段常壓浸出槽的上游,設有破碎機、球磨機、顆粒篩分機、顆粒濃密機、和/或褐鐵礦型紅土鎳礦過渡槽。
優選地,褐鐵礦型紅土鎳礦一段常壓浸出槽和混合槽之間設有一段礦漿過渡槽。
優選地,在混合槽和二段加壓浸出槽之間設有隔膜加壓泵。
優選地,在二段加壓浸出槽和浸出后礦漿中和槽之間設有閃蒸槽、除沫槽和二段浸出礦漿儲槽。
優選地,浸出后礦漿中和槽設有中和劑入口和二段浸出礦漿進料口。
優選地,底流濃密機設有凝絮劑入口和洗水入口。
優選地,鈷鎳沉淀槽設有上清液入口和沉淀劑入口。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紅土鎳礦經過“常壓浸出—加壓浸出—浸出后礦漿中和除雜—鎳鈷沉淀”的方法處理生產鎳鈷富集物。包括以下步驟:
(1)常壓浸出:褐鐵礦型紅土鎳礦經破碎磨礦后或細粒級混合型紅土鎳礦加入濃硫酸進行常壓攪拌自熱浸出;
(2)加壓浸出:蛇紋石型紅土鎳礦或粗粒級混合型紅土鎳礦經破碎磨礦后與第一段常壓浸出后礦漿混合后送入加壓釜進行二段加壓浸出;
(3)浸出后礦漿中和除雜:加壓浸出后礦漿加入石灰石,同時通入SO2和空氣混合氣體或加入雙氧水進行中和除雜;
(4)鈷鎳沉淀:中和后礦漿進行CCD逆流濃密洗滌后,洗滌后液加入NaOH中和沉淀得到鎳鈷富集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未經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210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線膠裝印張爬移預置的方法
- 下一篇:帶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