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621013.1 | 申請日: | 2013-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02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德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大港華明化工廠 |
| 主分類號: | B04C5/08 | 分類號: | B04C5/08;B04C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273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旋風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
【背景技術】
目前,旋風分離主要是利用氣流的慣性離心力受到分離器殼體的約束,而使顆粒喪失慣性力后脫離氣流,并因重力作用而下墜到分離器底部,從而達到氣固分離的目的。顆粒物分離的效果與氣流的溫度、濕度、氣體流速、顆粒物重量以及分離器殼體的直徑大小都有關系,一般地說,分離效率總是隨著分離器的尺寸增大而減小,但是相應的氣體分離量也會受到影響。在化工行業(yè)中,經常要用到氣固分離裝置,用來除去氣體中的粉塵顆粒等雜質。這類氣固分離裝置中,旋風分離器的應用最廣泛,因為旋風分離器具有設備構造簡單,投資小,占地面積小,維修維護方便以及動力消耗低的優(yōu)點。現(xiàn)有的旋風分離器一般結構簡單,對于顆粒較大的粉塵微粒分離效果比較好,但是對于小的粉塵微粒分離效果不理想,為了達到好的分離效果只有減小分離器的尺寸,但這樣氣體分離量又會受到制約,因此滿足不了某些含塵氣體流量大的工業(yè)應用需要。同時,現(xiàn)有的分離器經常使用后維護清洗比較困難,在分離過程中,對分離過程的觀察也十分困難,因此,改進的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發(fā)明顯得非常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維護清洗困難,實時觀察性差、分離量小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包括外殼、進風口、粉塵出口、出風口、第二旋風分離部、旋流筒、葉片、圓錐形出塵口、底座、第一高速旋風分離部、湍流發(fā)生器、觀察窗、過濾球、支撐架組成的。其中,所述的外殼設置在支撐架的上部;所述的進風口設置在外殼的右上側;所述的粉塵出口設置在外殼的最下方;所述的出風口設置在外殼的中間位置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旋風分離部設置在葉片的外側;所述的旋流筒設置在第一高速旋風分離部的外側;所述的葉片設置在旋流筒的周圍;所述的圓錐形出塵口設置在觀察窗的上部;所述的底座設置在支撐架的下部;所述的湍流發(fā)生器設置在粉塵出口的左側;所述的過濾球設置在圓錐形出塵口的上方。
優(yōu)選地,觀察窗進一步設置采用亞克力材料板制成,亞克力材料板為透明塑料板,有利于工人通過亞克力材料板觀察窗實時觀察出塵情況,進一步提高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實時觀察性。
優(yōu)選地,過濾球進一步設置吸附性較好的過濾材料制成,有利于吸附雜質,進一步有利于工人及時對圓錐形出塵口附近進行出塵,防止積壓和堵塞,從而有利于提高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工作效率。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通過亞克力材料板觀察窗實時觀察出塵情況,進一步提高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實時觀察性。同時,過濾球進一步設置吸附性較好的過濾材料制成,有利于工人及時對圓錐形出塵口附近進行出塵,防止積壓和堵塞,從而有利于提高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旋流筒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在圖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
1-外殼,2-進風口,3-粉塵出口,4-出風口,5-第二旋風分離部,6-旋流筒,7-葉片,8-圓錐形出塵口,9-底座,10-第一高速旋風分離部,11-湍流發(fā)生器,12-觀察窗,13-過濾球,14-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旋流筒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和2所示,一種新型旋風分離器,包括外殼1、進風口2、粉塵出口3、出風口4、第二旋風分離部5、旋流筒6、葉片7、圓錐形出塵口8、底座9、第一高速旋風分離部10、湍流發(fā)生器11、觀察窗12、過濾球13、支撐架14組成的。其中,所述的外殼1設置在支撐架14的上部;所述的進風口2設置在外殼1的右上側;所述的粉塵出口3設置在外殼1的最下方;所述的出風口4設置在外殼1的中間位置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旋風分離部5設置在葉片7的外側;所述的旋流筒6設置在第一高速旋風分離部10的外側;所述的葉片7設置在旋流筒6的周圍;所述的圓錐形出塵口8設置在觀察窗12的上部;所述的底座9設置在支撐架14的下部;所述的湍流發(fā)生器11設置在粉塵出口3的左側;所述的過濾球13設置在圓錐形出塵口8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大港華明化工廠,未經天津市大港華明化工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210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適用于超高粘度流體的臥式反應器
- 下一篇:濕平整自動配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