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物聯網用四端輸出雙束532nm與雙束660nm波長光纖激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19095.6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19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王天澤;趙義鵬;趙東哲;南璐;張浩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津天陽激光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3/067 | 分類號: | H01S3/067;H01S3/0941;H01S3/16;H01S3/08;H01S3/10;G02F1/39;G02B6/0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92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網 四端 輸出 532 nm 660 波長 光纖 激光器 | ||
技術領域:
激光器與物聯網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雙束532nm與雙束660nm波長激光,是用于物聯網用光譜檢測、激光源、物化分析等應用的激光,它可作為物聯網用光纖傳感器的分析檢測等應用光源,它還用于物聯網用光通訊等激光與光電子領域;光纖激光器作為第三代激光技術的代表,具有玻璃光纖制造成本低與光纖的可饒性、玻璃材料具有極低的體積面積比,散熱快、損耗低與轉換效率較高等優點,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實用新型內容:
一種物聯網用四端輸出雙束532nm與雙束660nm四波長光纖激光器,其特征為:它由多模泵浦二極管模塊組發射808nm泵浦光,耦合到傳輸光纖中雙端輸出,右路,泵浦右光纖輻射1319nm光子,在右光纖諧振腔內放大,雙端輸出1319nm激光,一路經右KTP晶體產生倍頻光波長660nm,另一路直接輸出1319nm激光;左路,泵浦左光纖輻射1064nm光子,在左光纖諧振腔內放大,雙端輸出1064nm激光,一路經左KTP晶體產生倍頻光波長532nm,另一路直接輸出1064nm激光,由此,四端輸出雙束532nm與雙束660nm四波長激光。?
本實用新型方案一、一種物聯網用四端輸出雙束532nm與雙束660nm四波長光纖激光器方法與裝置。?
它由二極管模塊組發射808nm泵浦光,經光纖耦合器耦合到雙端輸出單層808nm泵浦光傳輸光纖中,雙端輸出單層808nm傳輸光纖從它的左右兩端輸出。?
右路,808nm泵浦光,經光纖耦合器耦合到雙包層Nd3+:YAG單晶光纖的內外包層之間,內包層采用橢圓形結構,外包層采用圓形結構,泵浦光在內包層和外包層之間來回反射,多次穿過單模纖芯被其吸收,單模纖芯Nd3+:離子吸能發生能級躍遷,輻射1319nm光子,它在由左光纖輸出端與右光纖輸出端構成的激光諧振腔內振蕩放大,形成1319nm激光雙端輸出,一端進入右KTP晶體,產生倍頻光波長660nm,光纖輸出端與輸出鏡組成倍頻腔,經右輸出鏡輸出,再經右1擴束鏡與右1聚焦鏡輸出660nm激光,另一端進入同右1光路的右2光路,同樣輸出660nm激光,雙束輸出660nm激光。?
左路,808nm泵浦光左光纖耦合器,耦合到左雙包層Nd3+:YAG單晶光纖輸入端,它進入到它進入到左雙包層Nd3+:YAG單晶光纖的內外雙包層之間,內包層采用橢圓形結構,外包層采用圓形結構,泵浦光在內包層和外包層之間來回反射,多次穿過單模纖芯被其吸收,單模纖芯Nd3+:離子吸能發生能級躍遷,輻射1064nm光子,在左雙包層Nd3+:YA6單晶光纖輸入端與輸出端組成的諧振腔內放大,經其輸出1064nm激光,雙端輸出1064nm激光,一端進入左KTP晶體,產生倍頻光波長532nm,光纖輸出端與輸出鏡組成倍頻腔,經左1輸出鏡輸出,再經左1擴束鏡與左1聚焦鏡輸出532nm激光,另一端進入同左1光路的左2光路,同樣輸出532nm激光,雙束輸出532nm激光。?
由此形成,左右路四端輸出雙束532nm與雙束660nm波長激光。?
本實用新型方案二、光纖設置方案。?
泵浦光纖:采用雙端輸出單層808nm泵浦光傳輸光纖,光纖設計為圓環形,其中間端設置耦合器,兩端輸出。?
右路光纖,采用雙包層Nd3+:YAG單晶光纖,其玻璃基質分裂形成的非均勻展寬造成吸收帶較寬,即玻璃光纖對入射泵浦光的晶體相位匹配范圍寬,采用雙包層光纖的包層泵浦技術,雙包層光纖由四個層次組成:①光纖芯;②內包層;③外包層;④保護層,采用包層泵浦技術如下,采用一組多模泵浦二極管模塊組發出泵浦光,經光纖耦合器是耦合到內包層與外包層之間,內包層采用橢圓形結構,外包層采用圓形結構,泵浦光在內包層和外包層之間來回反射,多次穿過單模纖芯被其吸收,單模纖芯Nd3+:離子吸能發生能級躍遷,輻射1319nm光子,右光纖輸出端鍍對1319nm波長光T=5%反射率膜,光纖輸出端鍍對1319nm波長光T=6%的反射率膜,光纖兩端形成諧振腔,光纖設計為圓環形,其中端部耦合器。?
左路光纖,與右路光纖主體相同,區別是,其中間端設置耦合器,532nm光纖輸入出端鍍波長膜層不同,倍頻激光KTP晶體鍍波長膜層不同。?
本實用新型方案三、鍍膜方案設置。?
泵浦光纖:鍍808nm高透射率膜。?
右1路光纖:光纖輸出端:鍍對1319nm波長光T=6%的反射率膜,鍍對660nm波長光高反射率膜。?
右1路輸出鏡片,鍍660nm波長光的增透膜,鍍對1319nm波長光高反射率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津天陽激光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津天陽激光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190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頂管用潤滑減阻泥漿自動壓注裝置
- 下一篇:半導體晶片蝕刻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