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前擋風玻璃的安裝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18244.7 | 申請日: | 2013-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112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馬振海;王衛民;蔣平升;陳克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10/02 | 分類號: | B60J10/02;B60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金璽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擋風玻璃 安裝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安裝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前擋風玻璃的安裝組件。
背景技術
汽車前擋風玻璃是汽車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前擋風玻璃通常是通過涂膠的方式進行裝配。在前擋風玻璃上涂膠,再將其與汽車頂蓋和左右A柱粘接固定。
但是,涂膠工藝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易控制,導致涂膠厚度不均勻,引起前擋風玻璃和頂蓋及兩個A柱之間的階差波動大。所謂階差,是指兩個零件外表面之間在規定方向上的距離。同時,在前擋風玻璃與頂蓋以及前擋風玻璃與A柱之間留有間隙,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間隙處會產生風噪,影響汽車駕乘的舒適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前擋風玻璃的安裝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準確定位前擋風玻璃,保證前擋風玻璃與頂蓋、A柱之間的階差一致性,減小前擋風玻璃與頂蓋及左右A柱之間的間隙,降低風噪。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其中:包括密封條,所述密封條包括位于中間的水平段和位于兩側的傾斜段,所述水平段設置在前擋風玻璃的頂端與汽車頂蓋之間;所述傾斜段分別設置在所述前擋風玻璃的兩側與兩個A柱之間。
如上所述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密封條設置有凸起和唇邊,所述凸起與所述頂蓋及所述A柱相貼合,所述唇邊與所述頂蓋及所述A柱密封抵接。
如上所述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安裝組件還包括玻璃膠,設置在所述前擋風玻璃與汽車頂蓋之間及所述前擋風玻璃與所述A柱之間。
如上所述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安裝組件還包括雙面膠,粘接在所述密封條與所述前擋風玻璃之間。
如上所述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密封條由三元乙丙橡膠和尼龍共同擠壓成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通過設置密封條,準確定位了前擋風玻璃,保證了前擋風玻璃與頂蓋、A柱之間的階差一致性,密封遮擋了前擋風玻璃與頂蓋及A柱之間的間隙,降低了風噪,提高了乘車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前擋風玻璃與頂蓋及A柱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中密封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用于將前擋風玻璃1與汽車頂蓋2及左右兩側的A柱3固定在一起。如圖1所示,為前擋風玻璃1與頂蓋2及A柱3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前擋風玻璃1的頂端需要與頂蓋2固定安裝,前擋風玻璃1的兩側則與A柱3固定安裝。
優選的是,利用玻璃膠5來固定前擋風玻璃1與頂蓋2及A柱3,如圖3所示,將玻璃膠5涂抹在前擋風玻璃1上,再將前擋風玻璃1與頂蓋2及A柱3固定。圖3示出的是沿圖1中A-A處剖開的斷面圖。所謂斷面,即用平面按垂直于零件法向剖出的相交特征沿零件法向的投影。
從圖3中可以看到前擋風玻璃1與頂蓋2之間的固定安裝方式,而前擋風玻璃1和A柱3之間的安裝連接方式與前擋風玻璃1與頂蓋2之間的連接方式是相同的,即前擋風玻璃與A柱在圖1中B-B處剖開的斷面圖與A-A類似,所以,已將兩者一起集成在圖3之中,相同之處已被A-A所遮擋,不同之處見圖3中的A柱3,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
本實施例提供的前擋風玻璃安裝組件包括密封條4,如圖2所示,密封條4包括位于中間的水平段41和位于兩側的傾斜段42,本實施例中涉及的“水平”和“傾斜”是指整車裝配完成后,密封條4與水平地面的相對關系。其中,上述水平段41設置在前擋風玻璃1的頂端與汽車頂蓋2之間,傾斜段42分別設置在前擋風玻璃1與A柱3之間。密封條4的設置有有效遮擋了前擋風玻璃1與頂蓋2及A柱3之間的間隙,降低了風噪。
密封條4的結構形式有多種,優選的是,上述密封條4設置有凸起43和唇邊44。如圖3所示,可以看到密封條4的斷面形成有凸起43,該凸起43的斷面可以為圓臺狀或半球狀,與頂蓋2及A柱3上對應的型面相貼合,唇邊44設置在密封條4沿長度方向的邊側,與頂蓋2及A柱3密封抵接。如圖3所示,唇邊44在自由狀態時為圖3中的實線所示,裝配在整車上與頂蓋配合后為虛線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182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