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15295.4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70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唐鶴生;劉建磊;鞠有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金信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31/04 | 分類號: | C07C31/04;C07C29/76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張曰俊 |
| 地址: | 262737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生物 柴油 生產過程 中的 甲醇 回收 再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產生物柴油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甲醇是生產生物柴油或其他與甲酯化有關的化工生產流程中必須要用到的原料,這些生產流程都需要不斷地補加大量的甲醇,因此在生產流程中經常會產生許多甲醇蒸汽,其甲醇含量常常高達90%以上。直接排掉甲醇蒸汽,一方面會造成污染環境,另一方面會造成資源浪費。
因為水的存在會阻礙甲酯化反應的正向進行,因此要求向生產流程中補加的甲醇含水量要很低,而這些在流程中產生出來的甲醇蒸汽的含水量都比較高,所以這些甲醇都不能直接回收利用,需要將甲醇蒸汽精餾,獲得高純度的甲醇再利用。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先將甲醇蒸汽經過冷凝使之變成液體,再將這些液體送到甲醇精餾塔,再加熱,經過來回數次的氣液轉換最后才能產出純度很高的甲醇,這一過程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設備成本極高,增加了生產成本。
授權公告號為CN?202022865?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低能耗回收生物柴油生產中過量甲醇的裝置,其主要原理是用一套滲透汽化膜組件及其連通的冷凝器、接收罐、緩沖罐及真空泵組成的裝置來取代傳統的精餾塔,因而降低了能耗和生產過程的成本。然而在我國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多取自地溝油,其成分復雜,對滲透汽化膜有毒害作用的雜質含量很高,因此該裝置對我國的大多數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來說并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旨在解決生產生物柴油生產流程中產生的甲醇蒸汽不能直接回收利用的問題,能夠有效的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所述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包括:與甲醇蒸汽源連通的一級冷凝器;與所述一級冷凝器出口連通的冷卻緩沖罐,所述冷卻緩沖罐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底部設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串接有閥門;二級冷凝器,所述二級冷凝器的頂部上設有與所述蒸汽出口連通的二級冷凝器進口,所述二級冷凝器的底部設有二級冷凝器出口。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一級冷凝器為板式冷凝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二級冷凝器為列管式冷凝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時,將甲醇蒸汽通入一級冷凝器中,一級冷凝器對甲醇蒸汽進行初級冷凝,夾雜的水蒸氣大部分冷凝析出并在進入冷卻緩沖罐后被收集在罐中,在冷卻緩沖罐中沒被冷凝的甲醇蒸汽則進入二級冷凝器冷凝成含水量很低的液體甲醇,經二級冷凝器出口回送至生產生物柴油的工段,這樣就解決了生產生物柴油或其他與甲酯化有關的化工生產流程中產生的甲醇蒸汽不能直接回收利用的問題,能夠有效的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一級冷凝器,11、冷卻緩沖罐,111、蒸汽出口,112、排液口,12、二級冷凝器,121、二級冷凝器進口,122、二級冷凝器出口,13、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由圖1可知,該用于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的甲醇回收再利用裝置包括:一級冷凝器10,該一級冷凝器10的進口與甲醇蒸汽源連通,在本實施例中,一級冷凝器10為板式冷凝器;與一級冷凝器10出口連通的冷卻緩沖罐11,該冷卻緩沖罐11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111,底部設有排液口112,該排液口112上串接有閥門13;二級冷凝器12,該二級冷凝器12的頂部上設有二級冷凝器進口121,該二級冷凝器進口121與冷卻緩沖罐11的蒸汽出口111連通,該二級冷凝器12的底部設有二級冷凝器出口122,在本實施例中,二級冷凝器12為列管式冷凝器。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如下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金信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濰坊金信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152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