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的主軸防護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10561.4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94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國先 |
| 主分類號: | B24B55/00 | 分類號: | 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張慧清 |
| 地址: | 21235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光學鏡片 冷加工 設備 主軸 護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光學鏡片冷加工領域,更為具體的說是涉及用于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的主軸防護套。?
背景技術
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如圖1所示,包括主軸10、主軸座20,以及軸承30;所述主軸10的頂端膨大形成凸臺40,所述凸臺40支撐于主軸座20頂部;所述凸臺40的頂部固定有光學玻璃加工盤50,所述主軸防護套60套裝于凸臺40處,在光學玻璃加工盤50的上面承載待加工的光學玻璃加工件80,并通過夾具體70與光學玻璃加工盤50的夾持配合作用,將待加工光學玻璃加工件80固定。夾持作用的施力主要依靠設置于夾具體70上方的加壓柱90實現。?
加工時,通過主軸10轉動帶動光學玻璃加工盤50轉動,實現對光學玻璃加工件80的打磨、拋光。在此過程中,需要從設備的頂端不斷向下噴灑切削液以及拋光液等加工輔助液體,此液體在光學玻璃加工盤50處協助完成打磨、拋光后,順主軸防護套60流下,并在操作平臺被集聚收集進入循環箱,通過泵的作用,再次從頂端噴灑。?
由于切削液以及拋光液中含有水、以及金剛石微粉、稀土微粉等,所以為了防止對軸承的污染,傳統技術中設置了主軸防護套60,但是我們發現主軸防護套60并未完全的對主軸、軸承起到保護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們發現仍然有大量的輔助液體,特別是金剛石微粉和稀土微粉會聚集在主軸防護套60內側,并突破防護進入到軸承內,造成軸承失效,需要不斷定期將軸承拆卸,人工成本高、對主軸有損傷,縮短了主軸的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的措施大都集中在直接提高防護罩本身的耐磨性上面,具體來說目前一般常見的防護罩材質包括尼龍、塑料、金屬等。也有一部分人考慮防護罩的磨損是由于與加工平臺之間存在摩擦,而加工平臺上被截留下來的砂粉等進一步提高了這種摩擦力,所以有人在防護罩與加工平臺交接的部分,也即是防護罩的底端作出一個收縮性的斜面,使得與底面的接觸面積減少。?
但是,不管如何改進,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防護罩仍舊在短時間會被金剛石微粉和稀土微粉等輔料污染,從而喪失對主軸、軸承的保護作用,因而需要不斷更換軸承。?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光學鏡片冷加工行業內,一直無法解決軸承被輔料污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的主軸防護套,所述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包括主軸、主軸座,以及軸承;所述主軸的頂端膨大形成凸臺,所述凸臺支撐于主軸座頂部;所述凸臺的頂部固定有光學玻璃加工盤,所述主軸防護套套裝于凸臺處,所述用于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的主軸防護套呈桶狀,其封閉面為上頂面,所述上頂面中心開設有用于主軸穿過的通孔;用于光學鏡片冷加工設備的主軸防護套的側壁為雙層結構,分別為外層側壁和內層側壁;所述外層側壁與內層側壁之間形成一個筒狀空腔。與傳統的改進思路不同,我們從解決加工平臺截留的輔料污染物反滲入軸承為出發點,找到了本行業內長期一直無法解決的輔料污染軸承的根本問題,從而實現了對軸承的保護作用。?
具體來說,在本領域中,或者是本領域的近似加工領域中,人們一直認為只要防止噴灑時的滲漏就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很少有人或者說根本沒有人想到過集聚在加工平臺上的“液體”會通過離心力的作用向上轉動二次進入到軸承處。這些液體是由水以及被水攜帶的大量微粉組成。由于光學鏡片的加工時間快則幾秒鐘,慢則2~3分鐘,鏡片加工好后,主軸停止轉動,然后換一個鏡片繼續加工,周而復始不斷處于加工中。由于連續兩個加工的間隙時間很短,因此被離心力作用沿防護套內壁爬升的“液體”還未完全流下,就被第二個加工產生的離心力繼續帶動向上爬升,經過這樣多個反復的流下-爬升過程,逐漸沿防護套內壁到達防護套的頂端,并流到軸承里。由于這些液體中含有大量的微粉顆粒,因此對軸承具有巨大的損傷作用。?
而本發明通過雙層側壁這一結構,可以將向上爬升的“液體”封閉在內層側壁與外層側壁之間的筒狀空腔中。“液體”在爬升到頂端后,沿內層側壁流下,從而避免了液體對軸承的污染。?
進一步地,我們公開了一種優選的雙層側壁與上頂面的相對位置關系,所述外層側壁為上頂面外緣向下彎折延展形成,所述內層側壁的頂部與上頂面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外層側壁的底緣向上翻翹延展形成弧面型接觸面。從而與加工平臺的接觸更加貼合,接觸效果更好。?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外層側壁與內層側壁之間的間距不大于1cm。外層側壁與內側側壁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對輔料污染物的阻擋作用,如果這一間距過寬,則容易使得阻擋作用失效;如果這一間距過窄,則無法達到很好的阻擋效果,導致部分污染物仍然可以從防護套內側滲入到軸承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國先,未經陳國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105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