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楔入式封隔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08928.9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18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顧業成;仲冠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市油田金達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7 | 分類號: | E21B33/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寶 |
| 地址: | 22526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楔入式封隔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楔入式封隔器,屬于油氣井固井的井下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田固井作業遇到較復雜的油氣井,為實現各種目的采取套管外環形空間的封隔和橋堵的方法,以改善和提高油氣井固井質量。這種方法通常是使用封隔器來實現。因此,封隔器是一種重要的固井井下工具。
目前使用的封隔器是以液體進入管外的膠筒內,迫使膠筒漲大,從而堵塞套管外壁與井壁之間的環形空間,達到套管外環形空間的封隔和橋堵的目的。然而,這種工具的橡膠筒在入井后經過上千多米甚至幾千米的下放過程,與井壁的摩擦、刮拉,形成先期損壞,當液體進入膠筒內并達到一定壓力后,容易出現膠筒破裂現象;另外,膠筒部位的井壁不規則,膠筒漲開也難以實現很好的密封。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封隔效果好的一種液壓楔入式封隔器。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提升接頭、下接頭和中心管,提升接頭和下接頭分別套接在中心管兩端,所述提升接頭下端外套接一缸套,缸套與中心管之間設有支撐套,支撐套上端設有活塞位于缸套與中心管之間,活塞通過剪銷與中心管固定連接,中心管側壁上設有進液孔位于活塞與提升接頭之間,下接頭與支撐套之間設有若干套密封組件連續套在中心管外,每套密封組件由一個膠筒硫化接頭、一個橡膠筒和一個斜坡短節從下而上依次連接組成,斜坡短節下端楔入橡膠筒上端內側。
所述支撐套下端的斜坡短節上端內側設有止退環,所述中心管外表面設有倒刺卡住止退環阻止斜坡短節上移。
所述活塞的上下兩端的內壁和外壁分別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O型密封圈。
所述密封組件的套數取決于井眼直徑的大小。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改變原固井施工工藝,封隔效果好,適用范圍大,可用于不同條件的油氣井,還可以與其他固井工具同時配合使用,實現同井多種工具的施工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提升接頭、2是下接頭、3是中心管、4是缸套、5是支撐套、6是活塞、7是剪銷、8是進液孔、9是膠筒硫化接頭、10是橡膠筒、11是斜坡短節、12是止退環、13是O型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液壓楔入式封隔器,包括提升接頭1、下接頭2和中心管3,提升接頭1和下接頭2分別套接在中心管3兩端,所述提升接頭1下端外套接一缸套4,缸套4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支撐套5,支撐套5上端設有活塞6位于缸套4與中心管3之間,活塞6通過剪銷7與中心管3固定連接,中心管3側壁上設有進液孔8位于活塞6與提升接頭1之間,下接頭2與支撐套5之間設有若干套密封組件連續套在中心管3外,每套密封組件由一個膠筒硫化接頭9、一個橡膠筒10和一個斜坡短節11從下而上依次連接組成,斜坡短節11下端楔入橡膠筒10上端內側。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撐套5下端的斜坡短節11上端內側設有止退環12,所述中心管3外表面設有倒刺卡住止退環12阻止斜坡短節11上移。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活塞6的上下兩端的內壁和外壁分別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O型密封圈13。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組件的套數取決于井眼直徑的大小。
在固井施工工程中,按正常工藝注水泥、壓膠塞、替鉆井液,當頂替膠塞下行至浮箍(或阻流環)時,使中心管3內形成密封,中心管3內壓力突然升高即碰壓,當中心管3內壓力升高到預定壓力時,封隔器的活塞6剪斷剪銷7,活塞6下行并推動斜坡短節11楔入橡膠筒10內,撐開橡膠筒10,堵塞環空,于此同時止退環12在倒刺區域內,斜坡短節11不能后退,從而使橡膠筒10形成中心管3與井壁之間(即環形空間)的永久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市油田金達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市油田金達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089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