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機減震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07827.X | 申請日: | 2013-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8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洋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4 | 分類號: | H02K5/2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漢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開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減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減震圈。
背景技術:
電機減震圈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空調器電機、除濕機、小家電等電機中,但是現有的電機減震圈由于其端面是平整光滑的平面,當電機減震圈與電機裝配后,電機減震圈的端面與電機緊密配合,其減震、降噪的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機減震圈,該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牢固可靠,減震、降噪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電機減震圈,在減震圈中間開設安裝通孔,在減震圈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
上述所述的凹槽是環形凹槽。
上述所述的凹槽是徑向凹槽。
上述所述的凹槽的橫截面形狀是鋸齒狀。
上述所述的凹槽的橫截面形狀是U形。
上述所述的凹槽沿減震圈徑向間隔排列。
上述所述的凹槽沿減震圈周向間隔排列。
上述所述的安裝通孔的內壁周向設置若干卡槽。
上述所述的減震圈是一體注塑成型的。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減震圈中間開設安裝通孔,在減震圈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通過凹槽使減震圈與電機之間形成氣囊帶,加強減震圈的減震、降噪效果,可靠性高;2)安裝通孔的內壁周向設置若干卡槽,增加了減震圈與電機軸承座之間的摩擦力,使減震圈不易從電機軸承座上脫落、堅實牢靠、可靠性高;3)減震圈是一體注塑成型的,生產工藝簡單、便于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減震圈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減震圈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實施例二中減震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三中減震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機減震圈,在減震圈1中間開設安裝通孔11,在減震圈1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
凹槽12是環形凹槽。
凹槽12的橫截面形狀是鋸齒狀。
在安裝通孔11的內壁周向設置若干卡槽13。
減震圈1是一體注塑成型的。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在減震圈1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使減震圈1與電機之間形成氣囊帶,加強減震圈1的減震、降噪效果,可靠性高。
實施例二:如圖1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機減震圈,在減震圈1中間開設安裝通孔11,在減震圈1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
凹槽是環形凹槽。
凹槽12的橫截面形狀是U形。
在安裝通孔11的內壁周向設置若干卡槽13。
凹槽12沿減震圈徑向間隔排列。
減震圈1是一體注塑成型的。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在減震圈1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使減震圈1與電機之間形成氣囊帶,加強減震圈1的減震、降噪效果,可靠性高。
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機減震圈,在減震圈1中間開設安裝通孔11,在減震圈1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
凹槽12是徑向凹槽。
凹槽12的橫截面形狀是U形。
凹槽12沿減震圈1周向間隔排列。
凹槽12內側與安裝通孔11連通。
在安裝通孔11的內壁周向設置若干卡槽13。
減震圈1是一體注塑成型的。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在減震圈1的安裝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使減震圈1與電機之間形成氣囊帶,加強減震圈1的減震、降噪效果,可靠性高。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際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洋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大洋電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078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