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料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07752.5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76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龔世雪;符興家;譚偉;印中華;李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溪縣金源粉體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9/04 | 分類號: | B01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416100 湖南省瀘溪縣武***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料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粉混合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混料機。
背景技術
鋁粉廣泛應用于國防、航天、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其需求量亦不斷增加,尤其是高質量的微細球形鋁粉以其活性鋁含量高、粒度均勻等優點而倍受市場青睞。
粉末分布均勻性是衡量產品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以前人工混料采樣檢測時經常發生粒度偏差大,有時還超出誤差范圍,但目前國內大部分微細球形鋁粉混料采用開放式的人工混料和合批,合批是指將成分相同而粒度不同的粉末或不同生產批次的粉末進行均勻混合,保持產品的同一性;混料是指將成分不同的粉末均勻混合,得到新成分的產品,開放式混料和合批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安全問題,微細球形鋁粉屬于危險品,人工混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二:人工混料過程中引起大量粉塵嚴重影響員工身體健康,造成環境污染。第三:人工混料粒度分布不均勻,導致產品穩定性差。
因此,如何保證鋁粉混合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混料機,以保證鋁粉混合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混料機,包括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所述第一混料桶的桶底平面為與其入料口平面具有夾角的斜桶底,所述第二混料桶的桶底結構與所述第一混料桶的桶底結構相同,且二者的桶底直接連通,所述第一混料桶的入料口和所述第二混料桶的入料口分別設置對二者的入料口進行密封的密封蓋,所述第一混料桶和所述第二混料桶上設置有與二者桶底相連通的出料口;
還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混料桶和所述第二混料桶的側壁相連,并等高且同軸布置的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第一混料桶和所述第二混料桶位于同一加料平面,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設置于所述第一混料桶和所述第二混料桶的加料平面上的側壁上。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第一混料桶和所述第二混料桶的桶內徑相同。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分別與所述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靠近其入料口的位置相連。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密封蓋為蓋頂為平面的平蓋結構,所述第一混料桶的入料口和所述第二混料桶的入料口分別設置有將其上設置的密封蓋鎖緊的卡箍。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還包括分別對所述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架持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所述第一支撐座和所述第二支撐座內分別對應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配合的轉動軸承。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第一支撐座內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動力連接,以驅動其轉動的驅動裝置。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傳動配合的傳動結構,和連接所述傳動結構與所述驅動電機的傳動帶。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所述傳動機構為蝸輪蝸桿傳動機構。
優選地,在上述混料機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的盛料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料機,包括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第一混料桶的桶底平面為與其入料口平面具有夾角的斜桶底,第二混料桶的桶底結構與第一混料桶的桶底結構相同,且二者的桶底直接連通。將需要混合的鋁粉分別通過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的入料口填入,由于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的桶底均為斜桶底,且二者在桶底位置直接連通,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呈交叉結構,鋁粉加入后滑入到斜桶底的底部。第一混料桶的入料口和第二混料桶的入料口分別設置對二者的入料口進行密封的密封蓋,由密封蓋將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與外部環境隔離,避免混合時粉塵對外部環境造成污染。
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上設置有與二者桶底相連通的出料口,在混料結束后,混好的鋁粉由出料口排出?;炝蠙C還包括分別與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的側壁相連,并等高且同軸布置的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第一轉動軸和第二轉動軸轉動過程中,由于兩個轉動軸與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相連,因此二者的轉動帶動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同步轉動。由于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的交叉結構,轉動時鋁粉不斷地被分離到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的入料口的位置,隨著轉動又混合到第一混料桶和第二混料桶的桶底,鋁粉隨著轉動不斷地分開和混合,從而使得混合均勻,且密封結構又保證了外部環境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溪縣金源粉體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瀘溪縣金源粉體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077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