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密封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03619.2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53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項宗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同豐橡塑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16 | 分類號: | 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14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封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密封元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密封件。
背景技術
密封件是防止流體或固體微粒從相鄰結合面間泄漏以及防止外界雜質如灰塵與水分等侵入機器設備內部的零部件,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橡塑密封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相應的對密封件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如專利號CN201843993U公開了一種密封圈,包括密封圈體,所述密封圈體的中央設有中心孔,所述密封圈體的中間薄邊緣厚,在保證密封效果的同時,能有效減小與安裝孔壁的摩擦阻力,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加工容易、可靠性好,但該實用新型存在一定缺陷,如閥桿在上下移動工作中穩定性不好,會發生竄動現象,且密封圈耐磨性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一種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與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上底面、下底面、豎直側面和雙斜側面,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包括底面、內底面、豎直側面和凹陷內側面,所述第一密封圈設有中心通孔,孔壁上設有6個環狀密封環,所述雙斜側面上都設有環狀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設有中心通孔,所述內側面上設有環狀凸起。
優選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孔壁上都設有耐磨層,所述耐磨層厚度為0.3-0.5mm。
優選的,所述凹槽內均設有加強筋。
優選的,所述加強筋共16個,均勻分布在兩個凹槽內,相鄰兩個加強筋夾角為44-46o。
優選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材料都為柔性密封橡膠。
優選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外徑和內徑都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設有中心通孔,孔壁上設有6個環狀密封環,所述雙斜側面上都設有凹槽,所述內側面上設有環狀凸起,增強了構件的導向性,密封環間構成互鎖結構,所述環形凹槽和環形凸起,都可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孔壁上都設有耐磨層,可減少密封件工作損耗,延長使用壽命,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兩個凹槽內都設有加強筋,可提高第一密封圈的結構強度,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材料都為柔性密封橡膠,使密封件具有耐油、抗氧化和耐腐蝕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密封件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密封件中第一密封圈的俯視圖。
其中:1-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第三密封圈,4-密封環,5-環狀凹槽,6-環狀凸起,7-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1與第二密封圈2、第三密封圈3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密封圈1包括上底面、下底面、豎直側面和雙斜側面,所述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均包括底面、內底面、豎直側面和凹陷內側面,所述第一密封圈1設有中心通孔,孔壁上設有6個環狀密封環4,所述雙斜側面上都設有環狀凹槽5,所述第二密封圈2上設有中心通孔,所述內側面上設有環狀凸起6,增強了構件的導向性,使閥桿在上下移動工作中穩定性提高,不會發生竄動現象,密封環4間構成互鎖結構,所述環形凹槽5和環形凸起6,都可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孔壁上都設有耐磨層,所述耐磨層厚度為0.3-0.5mm,可減少密封件工作損耗,延長使用壽命。
此外,所述凹槽5內均設有加強筋7,所述加強筋7共16個,均勻分布在兩個環形凹槽5內,可提高第一密封圈1的結構強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材料都為柔性密封橡膠,使密封件具有耐油、抗氧化和耐腐蝕性。
基于上述,第一密封圈的孔壁上設有6個環狀密封環,增強了構件的導向性,使閥桿在上下移動工作中穩定性提高,不會發生竄動現象,且6個密封環間構成互鎖結構,可使密封性提高,第一密封圈的雙斜側面都設有的環狀凹槽和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內側面設有的環狀凸起,是密封件工作時受壓時易變形,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同豐橡塑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同豐橡塑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036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