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壓模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00152.6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61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藍德光;吳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藍翔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 | 分類號: | B23P19/02;F16C4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10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裝,尤其涉及一種軸承壓模工裝。?
背景技術
????軸承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系數。在中國專利號為2009100504801、授權公告日為2012年7月4日、名稱為“一種滿滾子軸承”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例一種設有密封環的軸承。軸承的基本結構如該專利文件中公開的那樣包括內圈、套在內圈上的外圈、以及位于內圈和外圈之間的滾動件。使用時轉動部件的端部(以下稱為軸頭)通過緊配合的方式穿設在軸承內圈中,軸承外圈容置在軸孔中。現有的將軸承裝配到軸頭和軸孔中的方式為通過人工敲擊軸承的端部而使軸承進入。通過人工敲擊軸承端部裝配軸承時軸承端部會產生傷痕、軸承周向受力不均、軸承容易產生內外圈移位變形而損壞、費力。為了防止敲擊時在軸承端部產生傷痕,現有的方法為通過銅棒和軸承接觸,然后通過錘子敲銅棒來進行裝配,但通過銅棒敲擊仍舊不能避免受力不均和軸承損壞的問題。為此設計出了軸承裝配工裝。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3102071473、公開日為2013年8月28日、名稱為“軸承裝配治具”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軸承裝配工裝,該專利文件中裝配工裝雖然能夠解決上述問題,但還存在以下不足:在軸頭還沒有穿出軸承時不能夠將軸承和工裝進行相對固定,導致容易產生敲擊位置不準的現象,敲擊位置不準則會導致軸承損壞;當工裝使用過程中同軸承接觸的部位損傷時,只能對工裝進行整體更換,維護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使軸承和工裝一直保持相對固定的且維護成本低的軸承壓模工裝,解決了現有的軸承裝配工裝在軸頭還沒有穿出軸承時不能夠將軸承和工裝進行相對固定、維護成本高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軸承壓模工裝,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由外而內依次設有軸承容置孔和軸頭容置孔,所述軸頭容置孔的孔徑大于軸承的內徑,所述軸承容置孔的孔徑大于軸承的外徑,所述軸承容置孔和軸頭容置孔之間形成臺階面,所述臺階面上設有軸承內圈擠壓環,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和所述本體可拆卸連接在一起,軸承內圈擠壓環的內徑大于軸承的內徑,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的外徑小于軸承內圈的外徑。使用時,首先將軸承放置在軸承容置孔中,然后通過將軸頭穿設在軸頭容置孔內的方式使本體套設到軸頭上,使軸承內圈的通孔和軸頭對齊、軸承內圈的端面和軸承內圈擠壓環對齊并抵接在一起,然后敲擊或擠壓本體遠離軸承容置孔所在的一端,軸承內圈擠壓環沿軸頭軸向推動軸承內圈而使得軸承套設到軸頭上。由于設置了軸承容置孔,使得軸承能夠一直和本體保持相等固定,當軸承內圈擠壓環磨損或端部潰縮變形而導致軸承內圈擠壓環不能夠使用時,將軸承內圈擠壓環取下單獨進行更換即可,維護成本低且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軸頭容置孔和軸承內圈擠壓環同軸。使軸承內圈的通孔和軸頭對齊、軸承內圈的端面和軸承內圈擠壓環對齊并抵接在一起時方便。提高了使用時的方便性。?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和軸頭容置孔同軸。能夠進一步提高使用時的方便性。?
作為優選,所述臺階面設有連接臺階,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擱置在所述連接臺階上。將軸承內圈擠壓環和臺階面固定在一起時及取下軸承內圈擠壓環時方便,結構緊湊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同連接臺階連接的一端設有外凸環,所述連接臺階的直徑大于軸承外圈的內徑,所述連接臺階的周面、外凸環的軸向端面和軸承內圈擠壓環的外周面三者圍成避讓槽。軸承的內外圈之間通常裝有密封環,設計避讓槽能夠防止裝配過程中導致密封環損壞而影響軸承的密封性,軸承密封性不好則會導致軸承的使用壽命縮短。故該技術方案在裝配過程中對軸承的保護效果好,裝配軸承的過程中軸承不容易損壞。?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外端面距離軸承容置孔的端面的距離小于軸承的寬度。當軸頭和軸體之間設有軸承裝配臺階時,該技術方案能夠實現通過本實用新型將軸承完全貼合到軸承裝配臺階上。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適應性。?
作為優選,所述軸頭容置孔為通孔。使得本體的沿軸承容置槽的軸向的長度不受軸頭長度的限制,為縮短本體的長度奠定了基礎。?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容置孔的孔壁上設有三根軸承內圈擠壓環固定銷,所述三根軸承內圈擠壓環固定銷沿軸承容置孔的周向分布,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通過所述三根軸承內圈擠壓環固定銷的一端抵接在所述軸承內圈擠壓環的外周面上和所述本體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藍翔軸承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藍翔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001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紡架結構
- 下一篇:無縫風筒布生產用的上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