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的取力器總成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99689.5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5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恒;趙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25/06 | 分類號: | B60K25/06;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賈玉姣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取力器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輛的取力器總成和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為了保證更好地適應各種復雜路況,四驅汽車越來越多的進入汽車市場,匹配橫置發動機以前驅為主的四驅SUV車型中,四驅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件取力器在實現向后傳遞扭矩的同時,需要有一個中心軸來實現向汽車右前輪傳遞扭矩的要求,但是中心軸的空間布置、裝配以及定位均為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需要尋求一種既能承受整車要求的扭矩傳遞,又能方便空間布置,方便裝配與定位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種車輛的取力器總成,該車輛的取力器總成既能承受整車要求的扭矩傳遞,又能方便地進行空間布置,裝配與定位方便簡單。
本實用新型還需要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取力器總成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包括:取力器輸入軸,所述取力器輸入軸內形成有軸孔;中心軸總成,所述中心軸總成設在所述軸孔內且所述中心軸總成與所述軸孔間隙配合,所述中心軸總成包括:中心軸;用于與所述變速箱定位的第一彈性定位件,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設在所述中心軸上且鄰近其左端;滾針軸承,所述滾針軸承套設在所述中心軸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的右側。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通過使中心軸總成與軸孔間隙配合,這樣中心軸總成在軸孔內沿軸向方向可以進行一定幅度的移動,由此,可以消除由于零件加工精度以及裝配而形成的公差累積,便于中心軸總成的裝配及定位。
通過設置滾針軸承,從而可以利用該滾針軸承承受徑向載荷,用以對中心軸進行輔助支撐,滾針軸承用以傳遞較大扭矩,且體積小,重量輕,利于布置。
綜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既能承受整車要求的扭矩傳遞,又能方便地進行空間布置,裝配與定位方便簡單。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還可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所述中心軸從左向右包括直徑依次增大的第一段至第三段,所述中心軸還包括第四段,所述第四段連接在所述第三段的右側,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設在所述第一段上且鄰近其左端,所述滾針軸承套設在所述第三段上。
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為卡簧,所述第一段上形成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設在所述第一安裝槽內。
所述第三段上形成有繞其軸線設置的環形定位凸緣,所述車輛取力器的中心軸總成進一步包括第二彈性定位件,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套設在所述第三段上且位于所述定位凸緣左方,所述滾軸軸承設在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和所述定位凸緣之間。
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為卡簧,所述第三段上形成有第三安裝槽,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設在所述第三安裝槽內。
所述滾針軸承為雙列滾針軸承。
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的連接處設有O型密封圈。
所述車輛的取力器總成還包括第三彈性定位件,所述第三彈性定位件設在所述第四段上。
所述第三彈性定位件為卡簧,所述第四段上形成有第四安裝槽,所述第三彈性定位件設在所述第四安裝槽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車輛,包括:變速箱,所述變速箱內具有第二安裝槽;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定位于所述第二安裝槽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通過使用上述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從而車輛的整體組裝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的結構剖面圖;
圖2是圖1中車輛的取力器總成中的中心軸總成的結構剖面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的取力器總成設在變速箱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96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