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回轉油缸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99647.1 | 申請日: | 2013-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24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秦朝學;呂朝斌;劉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陀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6J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張宇娟 |
| 地址: | 31258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轉油缸。
背景技術
液壓回轉油缸是一個裝配緊密的配件,通常被應用于機械加工機床上,特別是為機床加工的零件夾裝提供夾緊力,在夾緊加工零件時可以隨時提供夾緊力或是松開,操作非常方便。現有的回轉油缸都是設置單進油孔和單出油孔來實現給油的,而且時常出現力量不足的情況,因而導致零件夾裝不緊,從而也增加了夾緊和松開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雙孔進油和雙孔出油的回轉油缸,加大了液壓流量,在夾緊零件時穩定性好,也縮短了夾緊和松開的時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回轉油缸,包括活塞桿、油缸筒、油缸蓋、回轉接頭體以及軸承端蓋,所述回轉接頭體嵌套在活塞桿一端上,所述油缸筒嵌套在活塞桿的另一端上,所述油缸筒的外端端部與軸承端蓋相連,所述油缸蓋與所述油缸筒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所述活塞桿與油缸筒形成前腔,所述活塞桿與油缸蓋形成后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桿內設有雙通道一和雙通道二,在回轉接頭體外端面設有油口一和在活塞桿上設有與通道一相通的油口二,在回轉接頭體外端面設有油口三和在活塞桿上設有與通道二相通的油口四。
進一步地,所述通道一與前腔相連,所述通道二與后腔相連。
進一步地,在活塞桿中心位置還設有通氣的中心通道。
進一步地,所述雙通道一關于活塞桿中心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雙通道二關于活塞桿中心對稱設置。
本實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設置雙通道進回油,加快了夾緊和松開刀具的響應速度,縮短了加工輔助時間;在活塞桿中心位置還設有中心通道,用于通氣,可對刀桿錐柄部進行吹氣清潔,以保證換裝刀具時的裝配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回轉油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回轉油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回轉油缸,包括活塞桿4、油缸筒1、油缸蓋2、回轉接頭體3以及軸承端蓋14,所述回轉接頭體3嵌套在活塞桿4一端上,軸承端蓋14安裝在回轉接頭體3的外端面上將回轉接頭體3更為穩固地安裝在活塞桿4上,所述油缸筒1嵌套在活塞桿4的另一端上,所述油缸蓋2位于油缸筒1的內側并通過緊固件與所述油缸筒1固定連接,所述活塞桿4與油缸筒1形成前腔5,所述活塞桿4與油缸蓋2形成后腔6,在所述活塞桿4內設有雙通道一7和雙通道二10,所述雙通道一7與前腔5相連,在回轉接頭體3外端面設有供通道一7通油、回油的油口一8和在活塞桿4上設有與通道一7相通的油口二9;所述雙通道二10與后腔6相連,在回轉接頭體3外端面設有供通道二10通油、回油的油口三11和在活塞桿4上設有與通道二10相通的油口四12。
所述雙通道一7關于活塞桿4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雙通道二10在與雙通道一7呈90°相交的縱剖面上且關于活塞桿4中心對稱設置。
在活塞桿4中心位置還設有通氣的中心通道13。
該回轉油缸工作原理:從如圖1所示的油口一8進油,油流經回轉接頭體3的回轉油槽,通過油口二9流入到雙通道一7內,經雙通道一7流入到前腔5中,活塞桿4后退,拉緊刀桿,如圖2所示,油通過與后腔6相連的雙通道二10回油;從如圖2所示的油口三11進油,油流經回轉接頭體3的回轉油槽,通過油口四12流入到雙通道二10內,經雙通道二10流入到后腔6中,活塞桿4前進,松開刀桿,如圖1所示,油通過與前腔5相連的雙通道一7回油。本實用新型的回轉油缸通過雙通道進回油,加快了夾緊和松開刀具的響應速度,縮短了加工輔助時間。
從如圖1和2所示的在完成加工后,比如刀具切削后,殘留大量的鐵屑等臟物于與活塞桿4相連的一端上,活塞桿4通過中心通道13吹入壓縮空氣,配合旋轉氣接頭,可對刀桿錐柄部進行吹氣清潔,將鐵屑等臟物吹走,以保證換裝刀具時的裝配精度,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活塞桿的使用壽命。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陀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陀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96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