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縫合的手術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96765.7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94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孝成;馮麒麟;高圣強;洪鍵;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0 | 分類號: | A61B17/30;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張榮亮 |
| 地址: | 221006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縫合 手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縫合的手術鑷,屬于醫(yī)療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醫(yī)療領域中,在進行膽管、腸管、輸尿管、血管等空腔器官吻合術,尤其是連續(xù)縫合(約占吻合術的90%)時,膽管空間隨著縫合手術的進程會越來越小,狹窄的空間使得最后幾針的縫合變得相當困難。外科醫(yī)生目前用兩種方法來解決此問題:第一種方法是擴大空間,這種方法就是將膽管還未縫合的部分利用手術工具撐開,以此獲得更大的手術操作空間,但這種方法可能會對膽管兩面的組織造成損害,對病人的身體造成不利的后果;第二種方法是盲縫,這種方法主要是外科醫(yī)生根據經驗來判斷下針的位置、下針的角度等來進行縫合,這種方法受外科醫(yī)生經驗、病人身體實際情況、手術場所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影響,一旦縫合操作不當,就會縫到膽管對面的管壁上,使管腔變窄,后期會由此導致各種并發(fā)癥,對病人的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縫合的手術鑷,在無需擴大病人膽管空間的前提下,避免縫到膽管對面的管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縫合的手術鑷,由第一鑷臂和第二鑷臂組成,第一鑷臂和第二鑷臂由近端連接在一起;第一鑷臂和第二鑷臂在遠端處分別有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精確鉗呈弧形;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的內側對應位置分別開設有一個或多個半圓形豁口,豁口由上表面一直延伸到下表面,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在上表面和內側交界處均開設有倒角,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的倒角對稱開設。
進一步的,豁口在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上各開設有兩個,兩個豁口沿著近端向遠端方向排列開設。
進一步的,第一鑷臂和第二鑷臂的外側面有波紋形狀防滑部分。
進一步的,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的倒角從遠端一直延伸到豁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握住第一鑷臂和第二鑷臂,握力會使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的內側接觸貼合到一起,然后將精確鉗放入到膽管中,放好后,利用持針器夾持縫合針下針,先縫一側的膽管,由于精確鉗先放在膽管中起到擋襯作用,縫合針的針尖不會縫到膽管對面的管壁上,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在上表面和內側交界處均開設有倒角,第一精確鉗和第二精確鉗的內側接觸貼合到一起才放入膽管中,所以縫合針針尖會從V形或是U形槽中順著精確鉗的弧形輪廓線移動,縫好一側膽管后,將本實用新型旋轉180度,將精確鉗放入到另一側的膽管中,然后將縫合針依次穿過通孔和另一側的膽管壁,由于縫合針在通孔中且精確鉗在膽管中起到擋襯的作用,所以在縫合另一側膽管時也不會縫到膽管對面的管壁上,縫合針穿過另一側的膽管壁后,持針器保持持針的狀態(tài),用本實用新型精確鉗夾持住縫合針,再松開持針器,用持針器將穿入另一側的膽管壁的縫合針從膽管壁中拉出,兩側的膽管縫上之后,微松第一鑷臂和第二鑷臂,使得兩者之間留出大于縫合針的間隙,然后取出本實用新型,如此則完成了膽管縫合的單個周期過程,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將膽管完全縫合,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的縫合膽管,即使在縫合最后的空間較小時的膽管也無需擴大膽管空間,對醫(yī)生經驗、手術場所環(huán)境等因素要求較低,縫合效果好,對病人副作用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精確鉗部分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精確鉗貼合后放大圖。
圖中:12、第一鑷臂,14、第二鑷臂,16、近端,18、遠端,20、第一精確鉗,22、第二精確鉗,24、上表面,26、下表面,28、內側,32、豁口,34、倒角,38、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如圖2所示,本用于縫合的手術鑷,由第一鑷臂12和第二鑷臂14組成,第一鑷臂12和第二鑷臂14由近端16連接在一起;第一鑷臂12和第二鑷臂14在遠端18處分別有第一精確鉗20和第二精確鉗22,精確鉗呈弧形;第一精確鉗20和第二精確鉗22的內側28對應位置分別開設有一個或多個半圓形豁口32,豁口32由上表面24一直延伸到下表面26,第一精確鉗20和第二精確鉗22在上表面24和內側28交界處均開設有倒角34,第一精確鉗20和第二精確鉗22的倒角34對稱開設,如圖3所示,第一精確鉗20和第二精確鉗22貼合后,兩個半圓形豁口32會形成一個通孔38,兩個倒角34會形成一個V形或是U形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未經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676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