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餐廚廢棄物預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93550.X | 申請日: | 2013-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93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本留;許德遠;徐向全;吳人木;常玉梅;孫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華綠餐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5/00 | 分類號: | B09B5/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棄物 預處理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餐廚廢棄物預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餐廚廢棄物產生量與日俱增,已超過地球的自凈能力,成為世界性公害:1、疾病傳播、基因突變。由于脊椎動物基因序列相似,互相餐食易造成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SARS等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播,以及同源性基因污染引發的基因突變、后代發育畸形,易誘發癌變;2、資源浪費。我國每年餐廚廢棄物產量約6000萬噸,相當于約1億畝耕地年產能、1個中等省全省耕地的年產量、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經調查,280萬人口的沿海地級城市威海,每年產生的餐廚廢棄物30多萬噸,約相當于50多萬畝耕地年產能、十幾個鎮的全部耕地年產量、70多萬人一年的口糧;3、“地溝油”重返餐桌。嚴重的威脅食品安全,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影響社會穩定;4、土壤板結。餐廚廢棄物高鹽高脂,作為肥料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污染土地與植被,降低糧食產量;5、環境污染。與生活垃圾一起焚燒、填埋造成環境污染;產沼發電產生的沼渣、沼液也會造成二次污染。
現有的餐廚廢棄物預處理工藝通常采用垃圾分揀、固液分離、固體發酵、臭氣處理等步驟,
所述垃圾分揀步驟:目前,防止垃圾給環境造成污染,通常利用垃圾桶進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而現有的垃圾處理設備在添加垃圾過程中都需要人力進料,在將垃圾進料過程中,垃圾發酵變質發出的惡臭令人難以承受,也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在處理過程中,這些餐廚廢棄物包括米類、面粉類、食物殘余、蔬菜、動植物油、骨肉、塑料袋和筷子等,有時也會有叉子、礦泉水瓶、可樂瓶、飲料瓶、快餐盒之類的硬物質,為了從這些餐廚廢棄物中分離出這些硬物質,通常通過人工分揀的方法將諸如塑料袋、筷子、硬物質之類不能分解的物質與餐廚廢棄物分離開,其優點是:分揀細致、不足是:分揀速度慢,不利于形成大規模的處理,同時,餐廚廢棄物產生使人難以接受的刺激性氣味,對分揀垃圾的人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污染,針對上述問題,CN102580850A網上公開了餐廚廢棄物前分選裝置,其分選裝置是由入料口、內筒、外筒組成的內外雙層篩筒、分離電機、粗料輸出口和細料輸出口組成,通過入料口與內筒相連,在入料口處設有將裝有垃圾的垃圾袋割開的割袋齒,在入料口處還設有收集金屬的磁選裝置,內筒和外筒內外套固在一起,分離電機帶動內筒和外筒同時轉動,內筒和外筒內壁分別設有攪拌葉片,外筒的筒壁上還設有油水過濾通道,內筒的筒壁設有若干開孔,用于過濾礦泉水瓶、可樂罐、飲料瓶、快餐盒、一次性碗筷、塑料袋等粗料垃圾,粗料垃圾通過內筒壁設有的內筒攪拌葉片輸送到粗料輸出口,細料通過開孔掉到內筒和外筒之間的空間,油水通過外筒筒壁上設有的油水或率通道排出,剩余餐廚廢棄物則通過外筒筒壁上設有的攪拌葉片輸送到出料口,金屬類物質則通過進入入料口的磁選裝置吸附,其不足是:結構不合理、不具有實用性,一是由于金屬類物質被餐廚廢棄物裹覆,導致對金屬的磁力作用小,不利于吸附,只能吸附靠近于磁選裝置的少量金屬物質,并且,吸附后,還容易對餐廚廢棄物的進料造影響;二是在分類粗料和細料過程中,諸如筷子或叉子之類的物質容易在內筒和外筒之間的空腔內卡滯,進而導致阻塞,不利于餐廚廢棄物的分類和分離輸出。還有利用機械振動篩或滾筒篩篩分、風選機風選和光電分選機進行光電分選等技術進行分離,由于餐廚廢棄物含水率在80%左右,淀粉類物質吸收膨脹、發生糊化反應,表現為非均質、半流態的黏稠糊狀,塑料袋、肉皮等體積較大的雜質上黏附有大量的食物殘渣,基于這些特點,風選方式不適用,光電分選成本又過高、篩分方式較為有效,但不能有效去除雜質上黏附的食物殘渣。
所述固液分離步驟:由于餐廚廢棄物成分復雜,特別是油脂和水分含量較大,對餐廚廢棄物進行科學的前期處理,實現固液分離和油水分離仍是關鍵,
經檢索,CN101480541A公開了一種專利申請號為200910076168,專利名稱為一種適用于餐廚廢棄物的固液分離裝置的發明專利,其不足是:結構不合理,在進料筒旋轉過程中,餐廚廢棄物容易將進料筒壁的排液孔堵死,導致固液分離效果差。
所述固體發酵步驟:現有技術中,有采用生物發酵槽來處理垃圾的裝置,其在發酵槽內設置攪拌軸發酵槽上端設有進料口,下部一側設有原料排出口,發酵槽底部沿攪拌軸軸線方向設有充氧縫隙,空氣從攪拌槽的原料排出口進入,從進料口排出,攪拌軸上設有攪拌葉片,以利于用來混拌垃圾,其不足是:結構不合理、制作繁瑣,一是充氧縫隙設在攪拌槽底部,容易使物料堵塞,造成充氧發酵不足,二是攪拌槽溫度不易控制,發酵時間不固定,導致發酵不充分,處理效率極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華綠餐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華綠餐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355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適用于立式設備吊裝溜尾作業的提升機構
- 下一篇:一種單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