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箱加注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91600.0 | 申請日: | 2013-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57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威;漆杰;沈國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5/04 | 分類號: | B60K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蓮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箱 加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的加油系統,特別涉及一種集成有油箱排氣口的加注口的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油箱的排氣口與加注口一般為分開式結構,當其與帶排氣管的加油管裝配時,需分別與排氣管和加油管連接,影響整車的生產節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集成有排氣口的油箱加注口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油箱加注口包括管狀的加注口本體和焊接環,所述焊接環與所述加注口本體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加注口本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管狀的排氣口。
優選地,還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一端與所述排氣口的外壁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加注口本體的內壁固定連接。
更優選地,所述排氣口的外壁部分與所述加注口本體的內壁固定連接,剩余部分與所述分流板固定連接。
更優選地,所述分流板為四塊。
優選地,所述加注口本體位于油箱中的部分的截面為半圓。
優選地,油箱加注口為一體鑄造而成。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加注口本體內設置排氣口,當其與帶排氣管的加油管裝配時,只需將排氣管與排氣口相配合,加油管與加注口本體相配合,即能快捷地完成排氣管和油箱加注口的裝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油箱加注口結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油箱加注口結構實施例與加油管的裝配圖。
圖中標示如下:
加注口本體-1,焊接環-2,排氣口-3,分流板-4,加油管-5,排氣管-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油箱加注口結構包括管狀的加注口本體1和焊接環2,焊接環2與加注口本體1的外壁固定連接,加注口本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管狀的排氣口3,其中焊接環2與油箱上加注口安裝孔焊接以將油箱加注口安裝在油箱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容易知道,上述固定連接可通過焊接或一體鑄造實現。
為了使排氣口3更穩定地固定在加注口本體1的內壁上,油箱加注口結構還可包括分流板4,分流板4一端與排氣口3的外壁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加注口本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排氣口3的外壁可部分與加注口本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剩余部分與分流板4的一端固定連接;或者分流板4環繞排氣口3設置,排氣口3只通過分流板4與加注口本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分流板4還可起到穩定燃油進入油箱的速率的作用,這樣油箱中氣體排出的速率也相應保持穩定,從而加油過程的可靠性高,優選地,分流板4設置四塊。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加注口本體1位于油箱中的部分(以圖2為參考,焊接環2的右側的加注口本體1)的截面為半圓,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加注口本體1位于油箱中的部分的截面也可為其它任意弧長的部分圓。
為了提高油箱加注口的整體強度,油箱加注口優選為一體鑄造而成。
如圖3所示,加注口本體1與加油管5相配合,排氣口3與排氣管6相配合,油箱中的氣體依次經過排氣口3和排氣管6排出油箱外,燃油依次經過加油管5和加注口本體1進入油箱中。
雖然本實用新型是結合以上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本實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實施例,而只受所附權利要求的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變化,但并不離開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構思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16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