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91283.2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54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董瑋;張徐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00 | 分類號: | G01V1/00;G01V8/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草原 蝗蟲 遠程 監測 設備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害蟲監控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和系統。
背景技術
在我國,依據昆蟲間化學通訊和物理學反應而實現的害蟲監測手段迅速發展。1987年,薛賢清等應用雷達監測馬尾松毛蟲成蟲蹤跡試驗表明,雷達能監測到143m處的馬尾松毛蟲成蟲。1989年,高步衢應用軟X光機透視監測林木種實與苗木內部害蟲,解決了人們無法用肉眼從種苗外部監測這些害蟲的難題。姚青等(2004)建立了一套多功能昆蟲鳴聲信號采集和分析系統(DAASIAS),實現了昆蟲行為觀察于信號分析同步。吉林農科院孫雅杰、高月波在1999和2000年連續在遷入區應用昆蟲雷達,分別監測粘蟲和草地螟的春季遷飛種群,根據空中群體的時空密度變動,研究種群發展趨勢并進行地面發生預測。
用于害蟲監測的主要手段有人工樣察、監測燈監測、遙感監測(馬飛等,2002;黃麟2006;呂昭智等,2005)、利用昆蟲信息素監測(趙麗穩等,2008)等。這幾種方法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局限性。其中,人工樣地監測對監測人員有較高的要求,而且對人力和物力需求比較大;監測燈監測主要是黑光燈,主要對鱗翅目、雙翅目昆蟲有誘集作用,對直翅目害蟲誘集效果不理想;遙感監測主要適用于大范圍監測,而且成本較高(黎穎卿等,2006;高勇剛等,2006);昆蟲信息素監測開發的信息素種類很有限;聲音監測對監測條件和環境噪聲要求高(曹鳳勤等,2004;胡忠朗等,1992;程驚秋,1993;陳道海等,2002;Vogelmann?et?al.,1989)。
介于草原生態環境的特殊性,適用于監測草原害蟲的方法很有限。現代衛星遙感技術以其大面積、動態實時、周期性觀測等特點,為草原蝗蟲災害的監測提供了可能及便利。但是,由于蝗蟲個體小,不可能從遙感圖像上直接對它們進行監測,因此對蝗蟲的遙感監測幾乎都采用間接監測方法,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其準確性,同時,運用現代衛星遙感監測草原蝗蟲對規模、資金、技術要求很高,在生產實踐中難以推廣和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以實現小規模草原蝗蟲實時監測為目標,設計一種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蝗蟲遠程監測設備,記錄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不同季節蝗蟲蟲口密度變化情況,繪制變化規律曲線圖,為蝗蟲災害的預報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所述設備包括:感應設備;與感應設備相連的記錄設備;與記錄設備相連的遠程數據傳輸設備;與感應設備、記錄設備、遠程數據傳輸設備相連的供電設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感應設備為紅外感應設備或超聲波感應設備,用于感應移動物體在特定區域的出現,并產生電流脈沖。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記錄設備包括電子計數器,用于記錄所述感應設備所產生的電流脈沖。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記錄設備包括攝像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攝像頭為開關被遠程控制的微型攝像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遠程數據傳輸設備為GSM模塊,用于采集和傳送來自記錄設備的數據。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GSM模塊包括GSM射頻芯片、基帶處理芯片、存儲器和功放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供電設備為太陽能電池、干電池、蓄電池和交流電中的一種或多種,用于為所述感應設備、記錄設備和遠程數據傳輸設備供電。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草原蝗蟲遠程監測系統,該系統包括上述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還包括與所述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遠程相連的監控設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監控設備與所述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中的所述遠程數據傳輸設備遠程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監控設備為計算機或服務器,用于向所述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發送信息,控制所述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的啟停;和/或用于從所述草原蝗蟲遠程監測設備接收信息,對蝗蟲的情況進行監測。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監控設備用于對蝗蟲的情況進行監測包括:所述監控設備用于篩選出監測蝗蟲活動頻率的參數和環境條件,根據感應記錄和人工樣查的結果,建立蝗蟲動態活動頻率與蟲口密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實現24小時定點監測、不同天氣狀況監測以及害蟲不同齡期監測。
本實用新型以實現小規模草原蝗蟲實時監測為目標,設計一種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蝗蟲遠程監測設備和系統,記錄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不同季節蝗蟲蟲口密度變化情況,繪制變化規律曲線圖,為蝗蟲災害的預報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大學,未經山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12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