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7.75毫米點間距的LED顯示屏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89905.8 | 申請日: | 2013-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35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子昆;謝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芯光園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3 | 分類號: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一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傅俊朝 |
| 地址: | 272509 山東省濟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7.75 毫米 間距 led 顯示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顯示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屏幕LED顯示屏。
背景技術
LED顯示屏是以LED為像素點的平面顯示器件,具有亮度高、節能、長壽命等優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戶外顯示領域。LED顯示屏通常以紅綠藍三種發光二極管組成一個像素點(發光單元),像素點之間的距離稱為點間距,點間距越小分辨率越高。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戶外全彩LED顯示屏以點間距10毫米為主,點間距10毫米的顯示屏的分辨率是10000點/平方米,最佳視距在12米之外,難于滿足一些需近距離觀看、分辨率要求更高的顯示場所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分辨率更高、能滿足近距離觀看要求的7.75毫米點間距的LED顯示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7.75毫米點間距的LED顯示屏,包括發光單元和塑膠面罩,發光單元安裝于塑膠面罩中,發光單元由發光二極管構成,發光二級管焊接于表層電路板上,表層電路板連接內層電路板,電子元件安裝于內層電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面罩固定于塑膠底殼中,相鄰兩發光單元之間的點間距為7.75mm。塑膠面罩上預留了對應發光二極管的裸空孔。
進一步地,所述表層電路板與內層電路板之間通過排針焊接連接;電子元件焊接于內層電路板背向表層電路板的一面。
進一步地,每一發光單元由單色或紅綠藍三色發光二極管構成。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像素點之間的距離設置為7.75mm,而點間距7.75毫米的全彩顯示屏分辨率能達到16649點/平方米,其最佳視距提高到6米,如此在滿足遠距離觀看前提下,也能滿足近距離觀看的要求,提高了顯示屏的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面圖。
圖中,1為塑膠面罩,2為發光單元,3為表層電路板,4為發光二極管,5為內層電路板,6電子元件,7為排針,8為塑膠底殼。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和圖2,所述7.75毫米點間距的LED顯示屏,包括發光單元2和塑膠面罩1,發光單元2安裝于塑膠面罩1中,發光單元2由發光二極管4構成,發光二級管4焊接于表層電路3板上,表層電路板3連接內層電路板5,電子元件6安裝于內層電路板5上;所述塑膠面罩1固定于塑膠底殼8中,相鄰兩發光單元2之間的點間距L為7.75mm。塑膠面罩1上預留了對應發光二極管4的裸空孔。
所述表層電路板3與內層電路板5之間通過排針7焊接連接;電子元件6焊接于內層電路板5背向表層電路板3的一面。
每一發光單元2由單色或紅綠藍三色發光二極管構成。
以上已將本實用新型做一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申請范圍所作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芯光園光電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芯光園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899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