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飛盤式全自動繞線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89311.7 | 申請日: | 2013-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66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傳府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三門縣王中王電機焊接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085 | 分類號: | H02K15/085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南方商標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 地址: | 317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盤 全自動 繞線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繞線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飛盤式全自動繞線機。
背景技術
常用的電機繞線設備為飛叉式繞線機。由于大電流的電機線徑過粗,端部不能彎曲成形,只能采用多股并繞;但是飛叉在繞線時只能繞一根線,將線向中心孔串入并引入到飛叉,飛叉旋轉(zhuǎn)時將線搓繩,卻不能入槽。
現(xiàn)有的方法是通過人工將線包繞好后鉗入槽,在入槽時必須使導線的端面線包長于鐵芯。這種方法不僅浪費過大,還會使電機質(zhì)量下降,既費時,又費料,產(chǎn)品質(zhì)量也不穩(wěn)定,是電機行業(yè)的一大主要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飛盤式全自動繞線機,它可以實現(xiàn)多股導線同時繞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飛盤式全自動繞線機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包括臺面平板2,臺面平板2上固定設置有機頭座3,機頭座3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旋轉(zhuǎn)式飛盤4,飛盤4通過傳送帶5連接主動輪6;主動輪6通過主電機7實現(xiàn)驅(qū)動,帶動飛盤4旋轉(zhuǎn);飛盤4上固定設置有引入線用的空心管式飛叉桿8;飛叉桿8固定在飛盤4偏離中心的位置;飛盤4通過傳動軸10固定連接傳動齒輪11;傳動軸10上還固定設置有過橋齒輪18,過橋齒輪18與飛盤4的固定內(nèi)齒圈19相嚙合;傳動齒輪11與中間齒輪12相嚙合;中間齒輪12與中心齒輪13相嚙合;中心齒輪13通過中心軸軸承15連接中心軸16;中心軸16位于飛盤4的中心;中心軸16的一端伸出飛盤4并固定連接繞線模具17;主電機7帶動飛盤4旋轉(zhuǎn);飛盤4的固定內(nèi)齒圈19帶動過橋齒輪18及傳動齒輪11旋轉(zhuǎn),傳動齒輪11通過中間齒輪12帶動中心齒輪13旋轉(zhuǎn);中心齒輪13與飛盤4同步旋轉(zhuǎn)的同時,中心軸16不轉(zhuǎn),中心軸16上的繞線模具17也不轉(zhuǎn);所述臺面平板2上還活動設置有移動機座20;移動機座20通過滾珠絲杠29連接移動電機30;移動電機30通過滾珠絲杠29驅(qū)動移動機座20,使移動機座20能夠沿滑動導軌22在臺面平板2上移動,實現(xiàn)前后移動自動進退模及自動排線;所述移動機座20上固定設置有至少一個旋轉(zhuǎn)支架23;旋轉(zhuǎn)支架23通過旋轉(zhuǎn)軸承241活動連接垂直設置的旋轉(zhuǎn)軸24;旋轉(zhuǎn)軸24的底端通過旋轉(zhuǎn)帶輪連接轉(zhuǎn)位電機28,旋轉(zhuǎn)軸24的頂端連接工件托盤25;轉(zhuǎn)位電機28通過旋轉(zhuǎn)帶輪驅(qū)動旋轉(zhuǎn)軸24旋轉(zhuǎn),使工件托盤25上的工件100旋轉(zhuǎn),實現(xiàn)繞線時的分度及跨距;所述工件托盤25的一側(cè)設置有一推進剪線機構36,推進剪線機構36連接割線氣缸35;割線氣缸35能夠帶動推進剪線機構36運動,使推進剪線機構36對工件托盤25上的工件100進行割線操作;所述旋轉(zhuǎn)支架23的內(nèi)部垂直設置有脫模桿33,脫模桿33的底端連接脫模氣缸34;通過脫模氣缸34驅(qū)動脫模桿33向上運動,能夠?qū)崿F(xiàn)工件100自動脫離旋轉(zhuǎn)支架23。
所述飛盤4為兩個以上;各飛盤4的飛叉桿8共同連接一飛叉連桿9;飛叉連桿9能夠在飛盤4旋轉(zhuǎn)過程中使飛叉桿8只能隨飛盤4作圓周運動,飛叉桿8本身不自轉(zhuǎn)。
所述繞線模具17的頭部呈半圓形;所述繞線模具17的前端設置有滑塊171,滑塊171的后端連接彈簧172。
所述傳送帶5的外側(cè)設置有壓緊滾柱32,用于張緊傳送帶5。
所述旋轉(zhuǎn)支架23設置有圓弧形入線口,能夠使導線更容易繞在工件100的定子槽101上。
所述工件托盤25的高度與所述繞線模具17的高度相匹配,使兩個繞線模具17分別正對放置于工件托盤25上的工件100。
所述工件托盤25的上方設置有工件固定夾具26,工件固定夾具26連接工件壓緊氣缸27;工件壓緊氣缸27帶動工件固定夾具26向下運動,能夠?qū)崿F(xiàn)工件100的定位。
所述工件固定夾具26的底部設置有固定柱261;固定柱261與工件100的中心孔相對應,以固定工件100。
所述推進剪線機構36包括內(nèi)插剪裝置,內(nèi)插剪裝置通過直線滑動軸承活動連接直線滑動導軌,直線滑動導軌固定設置于固定架上;通過割線氣缸35帶動內(nèi)插剪裝置沿直線滑動導軌在固定架上運動,以實現(xiàn)割線操作。
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飛盤上的空心管式飛叉桿將導線引至繞線模具,飛盤旋轉(zhuǎn)帶動飛叉桿同步旋轉(zhuǎn),使線不交叉,多股線直接跟隨繞線模具滑入工件的工件槽內(nèi),滑入工件槽內(nèi)后再由移動電機帶動進行自動排線,以實現(xiàn)多股線疊繞后的繞線效果;進入內(nèi)部的線包通過移動電機自動排列進入槽內(nèi)。
本實用新型能夠?qū)Υ箅娏麟姍C采用多股并繞,使線經(jīng)飛盤的飛叉桿飛入槽內(nèi),在繞線時多股線相互不交叉,線包排列整齊,端面緊湊清晰,質(zhì)量可靠,既省時,又省力,還省成本,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三門縣王中王電機焊接設備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省三門縣王中王電機焊接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89311.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高低壓混合動力分體式直流永磁電動機
- 下一篇:24V直流無刷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