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牦牛巷道圈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88145.9 | 申請日: | 2013-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76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剛;雷德林;王光輝;鄭群英;吳偉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K1/00 | 分類號: | A01K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牦牛 巷道 | ||
1.牦牛巷道圈,包括臨時關養(yǎng)圈(1)以及與臨時關養(yǎng)圈(1)連通的巷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關養(yǎng)圈(1)的面積為2.5m2~3.5m2的N倍,所述50≤N≤15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關養(yǎng)圈(1)的面積為3m2的N倍,所述50≤N≤15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設置在臨時關養(yǎng)圈(1)內(nèi),并且巷道(2)的外側(cè)道壁為臨時關養(yǎng)圈(1)的一段圈壁。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的出口處設置有上車輔助裝置(4)。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車輔助裝置(4)包括支撐柱(41)、底板(42)以及設置在底板(42)兩側(cè)的側(cè)板(43),所述底板(42)與兩側(cè)的側(cè)板(43)圍成U形通道,支撐柱(41)頂端設置有定滑輪(44),定滑輪(44)上纏繞有拉繩(45),所述拉繩(45)的一端綁在支撐柱(41)上,另一端固定在U形通道的一端,所述U形通道的另一端與巷道(2)的出口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通道的底部沿其寬度方向設置有多根防滑條(5)。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兩根防滑條(5)之間的間距為25-30cm。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兩根防滑條(5)之間的間距為30cm。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的內(nèi)側(cè)道壁底部設置有能夠使內(nèi)側(cè)道壁沿巷道(2)的寬度方向滑動的滑動機構(3)。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牦牛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2)的內(nèi)側(cè)道壁包括多根巷道立柱(201),相鄰的巷道立柱(201)之間通過多根水平設置的橫桿連接,所述滑動機構(3)包括固定在地面的槽道(301),所述巷道立柱(201)的下端位于槽道(301)的凹槽(302)內(nèi)并且巷道立柱(201)能夠在凹槽(302)內(nèi)自由滑動,在巷道立柱(201)下端還設置有用于將巷道立柱(201)與槽道(301)固定的鎖緊裝置(3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未經(jīng)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88145.9/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多功能蝶類幼蟲飼養(yǎng)盒
- 下一篇:多功能外科用治療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