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吸塵式電焊面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86376.6 | 申請日: | 2013-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88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跟生;周燦;張兆波;陳超;張國英;鞏泉泉;王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F9/06 | 分類號: | A61F9/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0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塵 電焊 面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焊防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塵式電焊面罩。
背景技術
電焊作業在產生電焊弧光的同時,還產生濃度較高的粉塵,如果作業人員連續長時間作業,作業人員可能接觸濃度超標的粉塵,其對身體造成嚴重危害。
目前,控制電焊作業人員接觸粉塵的方法通常為:在電焊作業點設置固定通風除塵裝置或移動式除塵器,但這兩種除塵方式都存在著缺點。
若采用固定的通風除塵裝置,其缺點為:作業人員在焊接較大型的工件時,某些焊接點距離通風除塵裝置較遠,吸風除塵效果不理想。
若采用移動式除塵器,雖然可以有效去除電焊作業點處的粉塵,但工作時須要隨著電焊作業點的移動而挪動除塵器,除塵器笨重而體型較大,給焊接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實際操作中,作業人員往往由于移動除塵器太過麻煩而不使用除塵器,移動式除塵器成了擺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即時吸塵電焊面罩,該面罩在防電焊弧光的同時,發揮其吸塵作用,降低了電焊作業點附近的煙塵濃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吸塵式電焊面罩,包括吸風除塵器、通風管和面罩主體,面罩主體包括頭盔、內板、外板、擋板、調節帶和護目鏡,其中,內板與外板重疊,邊緣焊接固定,兩板之間留有一定空隙;內板和外板的上下設有擋板;頭盔與內板、外板上端固定連接;調節帶一端固定在內板上,另一端固定在頭盔上;護目鏡嵌入內板、外板中端;吸風除塵器通過通風管與面罩主體的頭盔連接。
所述外板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吸塵孔。
所述吸風除塵器上設有支撐架。
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吸風除塵器的控制開關。
所述頭盔為中空結構。
所述調節帶設有長度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在電焊面罩上設置了除塵進風口,并且電焊面罩平時不用時放置于支撐架上,需要電焊時,只要一拿起面罩,支撐架上的控制開關打開,吸風除塵器開始工作,即操作人員拿起電焊面罩時,除塵系統就自動開啟,保證了電焊作業人員只要工作就會除塵,從而有效的控制粉塵對作業人員的危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電焊時不僅能防止電焊弧光,還能有效地去除周邊粉塵,充分降低了電焊作業點的煙塵濃度,無需單獨購買大功率除塵器,保證電焊與除塵的實時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成示意圖。
其中,1、吸風除塵器;2、通風管;3、內板;4、外板;5、護目鏡;6、頭盔;7、吸塵孔;8、內板下擋板;9、外板上擋板;10、內板上擋板;11、外板下擋板;12、支撐架;13、調節帶;14、控制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吸塵式電焊面罩,包括吸風除塵器1、通風管2和面罩主體,面罩主體包括頭盔6、內板3、外板4、擋板、調節帶13和護目鏡5,其中,內板3與外板4重疊,邊緣焊接固定,兩板之間留有一定空隙;內板3和外板4的上下設有擋板,外板4上下兩端有凸出的外板上擋板9和外板下檔板11;內板3上下兩端有凸出的內板上檔板10和內板下檔板8;頭盔6與內板3、外板4上端固定連接;調節帶13一端固定在內板3上,另一端固定在頭盔6上;護目鏡5嵌入內板3、外板4中端;吸風除塵器1通過通風管2與面罩主體的頭盔6后端連接。
外板4上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吸塵孔7。
吸風除塵器1上設有支撐架12。
支撐架12上設有吸風除塵器的控制開關14。
頭盔6為中空結構。
電焊面罩平時不用時放置于支撐架12上,控制開關14閉合,不動作;進行電焊工作時,作業人員將電焊面罩拿起,帶上頭盔6,通過調整調節帶13的長度來調節面罩松緊,使面罩能牢固戴在作業人員頭部,此時,吸風除塵器的控制開關14開啟,則吸風除塵器1將運轉,電焊工作點的粉塵將通過電焊面罩外板4上的吸塵孔7,進入內板3與外板4的中空部分,繼而通過頭盔6以及通風管2進入吸風除塵器1中,從而將電焊作業點的粉塵進行清除。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863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拼接燒結釹鐵硼永磁坯料制備中的燒結盒
- 下一篇:連接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