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載人離心機轉臂支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85307.3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43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永生;洪建忠;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G7/00 | 分類號: | B64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楊春 |
| 地址: | 621908***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人 離心機 支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訓練飛行員及宇航員的載人離心機附件,尤其涉及一種載人離心機轉臂支承。
背景技術
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作為選拔和訓練飛行員及宇航員的載人離心機應用越來越廣泛。現代載人離心機不僅具備提供持續加速度過載環境的能力,還具備了飛行員自主控制、高保真視景仿真等飛行環境模擬功能,這樣就要求載人離心機具備足夠的承載能力和快速的動態響應性能。因此,一般載人離心機臂架設計為高剛性與低質量的整體結構件,載人離心機轉臂支承正是針對這種特殊結構的臂架而設計的支承部件。
現有技術中的離心機轉臂支承由上下兩個主要部件組成,通過定位銷和螺栓將需要支承的臂架夾緊在兩邊的軸孔中,支承體自身通過中心接口安裝在離心機主軸上形成支承,由于其結構形式,決定了其只能適用于對強度要求高,這種轉臂支承只能與實心的圓柱拉力臂或經過結構改造后與實心的矩形拉力臂相連,其自身結構對稱,不能改變臂架的平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載人離心機轉臂支承。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主體、氣瓶安裝座、前面板、第一內橫板、支撐板和第二內橫板,所述主體的中心設置有主軸安裝孔,所述主軸安裝孔的下端設置有錐形孔,所述主軸安裝孔的一側通過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前面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的一側通過所述第一內橫板分別與所述前面板和所述主體之間連接,所述支撐板的另一側通過所述第二內橫板分別與所述前面板和所述主體之間連接,所述主軸安裝孔的另一側為實心體,所述氣瓶安裝座為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主體的兩側。
具體地,所述錐形孔的錐度為50°至70°,最佳為60°。
進一步,所述氣瓶安裝座通過彎板與所述主體連接。所述主體的上下兩面分別安裝有上面板和下面板,其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側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轉臂支承通過對接可以支承質量輕,剛度高的大尺寸箱形臂架,轉臂支承自身為非對稱結構,充分考慮了其與所要支承的整個臂架(圖中未示出)聯接后的整體平衡。與臂架相接一端為中空結構體,后端為整體實心體,這種結構能滿足載人離心機臂架的對接裝配、傳力要求,剛性好,質量輕,同時能一定程度配平整個轉臂。本實用新型具有與鋼構件結構體臂架的聯接更加靈活的特點和自身具有一定的配平衡能力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載人離心機轉臂支承的主視局部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載人離心機轉臂支承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圖中:1-上面板、2-下面板、3-主體、4-氣瓶安裝座、5-彎板、6-側板、7-前面板、8-第一內橫版、9-支撐板、10-第二內橫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主體3、氣瓶安裝座4、前面板7、第一內橫板8、支撐板9和第二內橫板10,主體3的中心設置有主軸安裝孔,主軸安裝孔的下端設置有錐形孔A,錐形孔A的整體轉臂中與主軸接口精加工只存在圓柱面,工藝性較好。主軸安裝孔的一側通過支撐板與前面板固定連接,支撐板9的一側通過第一內橫板8分別與前面板7和主體3之間連接,支撐板9的另一側通過第二內橫板10分別與前面板7和主體3之間連接,主軸安裝孔的另一側為實心體,氣瓶安裝座4為兩個,分別設置于主體3的兩側。錐形孔A的錐度最佳為60°;氣瓶安裝座4通過彎板5與主體3連接。主體3的上下兩面分別安裝有上面板1和下面板2,其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側板6。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轉臂支承通過對接可以支承質量輕,剛度高的大尺寸箱形臂架,轉臂支承自身為非對稱結構,充分考慮了其與所要支承的整個臂架聯接后的整體平衡。與臂架(圖中未示出)相接一端為中空結構體,后端為整體實心體,這種結構能滿足載人離心機臂架的對接裝配、傳力要求,剛性好,質量輕,同時能一定程度配平整個轉臂。本實用新型具有與鋼構件結構體臂架的聯接更加靈活的特點和自身具有一定的配平衡能力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853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