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縫紉機用帶風葉的手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8458.6 | 申請日: | 2014-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13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惠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滬龍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69/30 | 分類號: | D05B69/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縫紉機 用帶風葉 手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縫紉機用帶風葉的手輪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縫紉機機頭冷卻,有的是自然冷卻,效果非常差,也有用風葉送風冷卻的,但是吹風的方向都是平行于軸線,不能按結構和熱場分布的需要的方向吹風,而且在送風的同時,也將灰塵和線屑挾帶著進入機頭內部,尤其是氣流直接吹向編碼器后罩,這樣常常會使編碼器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失效;再者當縫紉機工作時,飄忽的線頭經常會纏繞在手輪上,以致縫紉機不能正常工作。
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308277.7,名稱為“縫紉機的下蓋和縫紉機”的發明專利申請,該發明申請寫明,其下蓋是由具有熱傳導性的金屬制成的,在其外側下表面具有接觸部,接觸部與在外側下表面安裝的發熱零件接觸;該專利明確表示:發熱零件產生的熱量通過接觸部傳遞到下蓋,并朝該下蓋周邊散熱,該專利依靠下蓋熱傳導自然散熱,顯然這種散熱方式存在效果差的不足。
對于手輪的改進現有技術一般都是針對工藝需要而進行的,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10250551.4,名稱為“一種縫紉機的手輪”的發明專利申請,也僅僅是對縫紉機的手輪上的車針定位裝置結構進行改進,而對于冷卻、編碼器集貯灰塵及手輪纏線問題都未能考慮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縫紉機機頭冷卻風道,包括手輪的結構不夠合理,使得編碼器易集貯灰塵且手輪經常纏線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對編碼器遮護可靠及不會纏線的手輪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縫紉機用帶風葉的手輪,包括連為一體的輪緣和輪轂,其特征是,輪緣的外側面為圓錐面結構,輪緣外側面上至少設有一個沿輪緣徑向或沿輪緣外側面法向的通孔;輪轂通過中心軸孔與縫紉機機頭的電機后軸連接,輪轂朝向電機的一側連接有軸流式風葉,風葉的前方固定有遮擋在編碼器后端部的導風罩,導風罩的后端固定在輪轂上,風葉及導風罩的前方與縫紉機機頭的冷卻通道相對應。
輪緣的外側面為圓錐面結構,使偶然卷到手輪上的線頭也會滑溜脫開;輪緣外側面上設通孔,氣流可從孔中吹出,漂浮在手輪上面的線頭被氣流吹開,保證手輪不會纏上線頭;輪轂設有軸流式風葉以提供冷卻氣流,主動強力對機頭內各部位進行冷卻,無需另備冷卻動力裝置;導風罩有兩個作用,一是遮護設置在電機后端部位的編碼器,使其免受氣流中的灰塵或線屑影響,二是合理引導氣流方向,沿著最緊要的冷卻部位流動。
優選方案,所述縫紉機機頭的冷卻通道,包括在縫紉機機頭的右端部連接有外殼,外殼的上部有一圓柱形的空腔,電機位于空腔的中心部位,外殼的內部固定有電機和編碼器,電機與空腔之間有環形間隙;冷卻通道還包括縫紉機機頭內腔;風葉的右側配有防塵罩,防塵罩固定在外殼的右端部,防塵罩設有進氣孔。
優選方案,輪緣外側面上的通孔有2-5個,且直徑相同,所有通孔的中心位置在外側面上按螺旋線規律排列,各相鄰兩孔中心位置的距離都相等。多個通孔按螺旋線規律排列,展開后所有的孔等距地排列在一直線上,當手輪旋轉時,各個孔的氣流形成一道圓盤狀氣帶,全部氣孔的氣流組成一道氣幕遮蓋在手輪的外側面。
優選方案,導風罩為喇叭形結構,喇叭口與編碼器的后端部對應并留有一定的間隙。
優選方案,喇叭形結構為圓錐面或旋轉雙曲面形狀。這兩種形狀的曲面都能順暢地將氣流向前方外側引導,繞過編碼器,直接吹在電機及電子控制器件上。
優選方案,防塵罩為圓板構成,防塵罩的進氣孔由在圓板中間的圓孔陣列構成。
優選方案,手輪的輪緣外面由塑料制成,輪緣的內里及輪轂為金屬嵌件,金屬嵌件與輪緣外面的塑料結合為塑合件的結構。合理選配材料及其結構和質量分布,即要考慮強度的需要,也要考慮轉動慣量的要求,手輪同時是一個飛輪,起到平衡縫紉針動作穩定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將縫紉機機頭的主要發熱部位全部串聯在冷卻風道中,總體統籌、全面兼顧,高效節能;
2、風葉的前方固定有遮擋在編碼器后端部的導風罩,將氣留向前方外側引導,繞過編碼器,直接吹在電機及電子控制器件上,避免編碼器積灰塵;
3、輪緣的外側面為圓錐面結構,使線頭即使纏繞上去也會滑脫;
4、輪緣外側面上的有多個通孔,氣流可從孔中吹出,氣流組成一道氣幕遮蓋在手輪的外側面,漂浮在手輪上面的線頭被氣流吹開,加上輪緣的外側面為圓錐面結構,兩者配合,雙重阻擋作用保證手輪不會纏上線頭;
5、喇叭形結構為圓錐面或旋轉雙曲面形狀,使氣流向外引導順暢,壓力損失少。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滬龍電機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滬龍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84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