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余熱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7606.2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1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魏豐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田集團盤錦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00 | 分類號: | F28D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維特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 地址: | 124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余熱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薄膜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BOPP薄膜制備設備中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BOPP薄膜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橫拉機里面設計的是,內外交替循環新風和排出廢氣。橫拉機里排出的氣體溫度在150°左右。而送入橫拉機里的新鮮空氣,需要解熱才能進入設備里面。夏季新鮮空氣30°左右,冬天零下10°左右(車間氣溫)。在加熱過程中,需要鍋爐房輸送的導熱油和交換器來完成。造成能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余熱回收裝置,旨在提高送入橫拉機新鮮風溫度,降低煤耗。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余熱回收裝置,包括交換腔、熱風進口、熱風出口、冷風進口和冷風出口,熱風進口與熱風出口與交換腔之間采用隔板相隔,交換腔內設置有多個交換管,交換管的一端與熱風進口相通,交換管的另一端與熱風出口相通,熱風從交換管內通過;所述交換腔上開設有冷風進口與冷風出口,冷風通過交換腔內交換管外曲線通過。
進一步地,所述交換管為鋁箔管。
進一步地,所述交換腔的框架為夾層結構,夾層內具有硅酸鹽保溫棉填充物。
進一步地,所述冷風進口與冷風出口分別設置在交換腔的側面,所述熱風進口與熱風出口分別設置在交換腔的兩端。
進一步地,熱風出口與交換腔的端部折回設置,熱風出口在正對交換腔的端口處設置有接油盤。
進一步地,熱風進口與冷風進口處分別設置有風機。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安裝時只需在原有的橫拉機配置基礎上安裝在熱,冷風管路上,無需額外提供動力。框架設計為夾層的,夾層之間填充物為硅酸鹽保溫棉,起到保溫作用,免得熱量流失更好地回收再次使用。
采用本實用新型能源回收利用,節約了能源,提高送入橫拉機新鮮風溫度,降低煤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設備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熱風進口、2為交換腔、3為交換管、4為冷風進口、5為隔板、6為接油盤、7為熱風出口、8為冷風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余熱回收裝置,包括交換腔2、熱風進口1、熱風出口7、冷風進口4和冷風出口8,熱風進口1與熱風出口7與交換腔2之間采用隔板5相隔,交換腔2內設置有多個交換管3,交換管3的一端與熱風進口1相通,交換管3的另一端與熱風出口7相通,熱風從交換管3內通過,交換腔2上開設有冷風進口4與冷風出口8,冷風通過交換腔內交換管外曲線通過。本實施例中冷風進口與冷風出口分別設置在交換腔的側面,熱風進口1與熱風出口7分別設置在交換腔2的兩端,熱風出口7與交換腔的端部折回設置,熱風出口7在正對交換腔的端口處設置有接油盤6;交換腔上開設有冷風進口與冷風出口,冷風通過交換腔內交換管外曲線通過。本實施例中交換管為鋁箔管。交換腔的框架為夾層結構,夾層內具有硅酸鹽保溫棉填充物。在熱風進口與冷風進口處分別與橫拉機的熱風管路和冷風管路連接。橫拉機的熱風管路和冷風管路中安裝有風機。冷風與熱風進入交換腔內進行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的熱風進口通過風管道與橫拉機的排氣口連接,熱風通過風機的吸引力,自交換腔的熱風進口進入交換腔內,通過鋁箔管道,再排除室外,冷風在風機的吸引下,由冷風進口進入。在隔板的阻擋下迫使其循環自下而上曲線通過鋁箔管的外壁空間,有原來的室內氣溫冬季零下10°加熱到10°左右,再由風管道進入橫拉機設備內部,本實用新型在原有的橫拉機配置基礎上安裝在橫拉機的熱風管路和冷風管路上,無需額外提供動力??蚣茉O計為夾層的,夾層之間填充物為硅酸鹽保溫棉,目的是為了起到保溫作用,免得熱量流失更好地回收再次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田集團盤錦塑業有限公司,未經金田集團盤錦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76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的用于滾輪罐耳的滾輪
- 下一篇:一種防墜落電梯及防電梯墜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