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芯心臟表面起搏器連接導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1913.X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60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強 |
| 主分類號: | A61N1/02 | 分類號: | A61N1/02;A61N1/36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姜佩娟 |
| 地址: | 21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心臟 表面 起搏器 連接 導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搏器連接導線,尤其涉及一種多芯心臟表面起搏器連接導線。
背景技術
現有的心臟起搏器中,與心臟的連接的連接線由于和心臟表面的接觸面積小,需縫合固定于心臟表面,且電信號傳導效果不是很好,導線使用時間不長;當牽拉拔除導線時,很難將縫合的連接線輕松脫離心肌表面,甚至會引起心肌表面出血,胸腔內殘留導線等問題,且無備用起搏連接導線,如果起搏連接導線的起搏效果不好就只能放棄心臟表面起搏的方法。如放置心內起搏器,但風險大、費用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多芯心臟表面起搏器連接導線。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多芯心臟表面起搏器連接導線包括主干和三角針,所述主干由金屬導線一、金屬導線二和金屬導線三組成,所述金屬導線二和金屬導線三的始端連接粘貼式裸金屬導電線圈,所述的金屬導線一的始端連接裸金屬導絲連接,所述金屬導線一、金屬導線二和金屬導線三的末端與三角針的針尾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金屬導線一、金屬導線二和金屬導線三并列排放,直徑為0.2至0.3毫米,且外層設有絕緣層。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金屬導線二和金屬導線三的長度相同,金屬導線二和金屬導線三比金屬導線一長10厘米。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裸金屬導絲長3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多芯心臟表面起搏器連接導線的操作方便,一次操作可以放置三根導線,安放兩個起搏位點。起搏信號良好,維持時間長,無需縫合固定于心臟表面,避免了縫合和拔除時心臟表面出血,易于取出,胸腔內不會殘留導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金屬導線一,2、金屬導線三,3、裸金屬導電線圈,4、裸金屬導絲,5、三角針,6、主干,7、金屬導線二。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包括主干6和三角針5,主干6由金屬導線一1、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組成,每根導線均可單獨傳導電信號,金屬導線一1、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并列排放,直徑為0.2至0.3毫米,且外層設有絕緣層。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的長度相同,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比金屬導線一1長10厘米。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的始端連接粘貼式裸金屬導電線圈3,金屬導線一1的始端連接裸金屬導絲4連接,裸金屬導絲4長3厘米。其中兩根等長的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的始端連接于心臟表面,作為陰極與心臟起搏器連接,較短的金屬導線一1的始端連接于胸壁皮下軟組織,作為陽極與心臟起搏器連接,共同組成回路,從而使電信號可以通過該回路傳導到心臟表面,達到持續有效的起搏效果。粘貼式裸金屬導電線圈3可以整體粘貼到心臟表面,又能在牽拉時逐步恢復成單根線形,從而可以經皮膚抽出。
金屬導線一1、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的末端與三角針5的針尾連接。當三角針5穿過胸壁皮膚時可以將連接于尾端的導線主干6一起帶出胸壁皮膚。隨后將主干6與三角針5分離,3根絕緣導線的末端分散后,可以分別連接到心臟起搏器,等長的兩根金屬導線二7和金屬導線三2可以序貫使用,以達到延長起搏時間的作用
粘貼式裸金屬導電線圈3由一根帶有粘性的裸金屬絲盤成的金屬線圈,從而增加了與心臟表面的接觸面積,可以輕松的附著于心肌表面的同時又獲得較好的電信號傳導效果,而當牽拉拔除導線時,又能恢復成線形而輕松脫離心肌表面,并經胸壁皮膚完整取出,不會引起心肌表面出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強,未經王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19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