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力自攻樁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1572.6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296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炎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炎林 | 
| 主分類號: | E02D5/30 | 分類號: | E02D5/30;E02D5/48;E02D5/56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力自攻樁,尤其是一種應用于建筑工程、高速公路路基等項目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加力自攻樁。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工程、高速公路路基等項目工程中,一般都為平樁,需要通過打樁機將加力自攻樁打入到地下進行加固,但是使用平樁,在打樁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聲音和震動,使得會影響到周邊住戶的日常生活。
現在還有一種樁是灌樁,但是這種方式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承載能力強、安裝過程中無需打樁且無噪聲和無震動的加力自攻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加力自攻樁,它包括樁身本體,樁身本體由椎體和圓柱體兩部分構成;椎體與圓柱體連接處為椎體的最大直徑處,椎體的頭部向圓柱體的端部延伸有螺旋條,且螺旋條的末端至圓柱體的端部距離不少于50cm處。
所述的圓柱體的頭部上且垂直于樁身本體的長度方向上設有凹槽,凹槽最好位于圓柱體頭部的中心處。
所述的椎體的頭部上且垂直于樁身本體的長度方向上設有凹槽,凹槽最好位于椎體頭部的中心處。
根據以上所述的螺旋條的末端至圓柱體的端部距離最佳為80cm。
由于有的樁身本體的椎體頭部深入地下,所以有水不斷溢出,如河道加力自攻樁,柱身本體的長度方向上設有通孔,便于通水和通氣。
根據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得的加力自攻樁,通過在樁身本體上增加螺旋條,使用時將加力自攻樁通過樁機以旋緊的方式旋在地下,從而不會產生打樁聲音和震動,樁身本體的混凝土強度為C45,承載能力比其他預制樁提高30%。因此,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和設計合理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加力自攻樁,它包括樁身本體,樁身本體由椎體2和圓柱體1兩部分構成;椎體2與圓柱體1連接處為椎體的最大直徑處,椎體2的頭部向圓柱體1的端部延伸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條3,且螺旋條3的末端至圓柱體的端部距離是50cm處;本樁身本體的混凝土強度為C45,承載能力比其他預制樁提高30%。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加力自攻樁,它包括樁身本體,樁身本體由椎體2和圓柱體1兩部分構成;椎體2與圓柱體1連接處為椎體2的最大直徑處,椎體2的頭部向圓柱體1的端部延伸有螺旋條3,且螺旋條3的末端至圓柱體1的端部距離是50cm處,所述的圓柱體1的頭部上且垂直于樁身本體的長度方向上設有凹槽4,凹槽4位于圓柱體1頭部的中心處;由于有的樁身本體的椎體2頭部深入地下,所以有水不斷溢出,柱身本體的長度方向上設有通孔5,便于通水和通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炎林,未經楊炎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15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