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1340.0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91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松 |
| 主分類號: | A61M1/14 | 分類號: | A61M1/14;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秀芝 |
| 地址: | 261041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液 凈化 通路 導管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衛生輔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種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腎病患者在進行血液凈化治療時,需要在動脈和靜脈之間建立血液凈化通路,由于連接導管較長且雜亂,血液凈化通路的導管經常會受到拉扯,不僅影響治療過程的進行,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目前臨床上,血液凈化通路導管一般是采用膠帶粘貼固定,操作起來較麻煩瑣碎,費時費力,且膠帶粘貼容易脫落,非常不牢靠,因此血液凈化通路導管的固定給醫護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以便于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避免導管被扯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兩端設有硅膠材質的導管容置體,所述導管容置體內部設有兩端敞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狀為弧形,所述弧形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180°。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凹槽內相對的兩側分別在上沿處設有與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定位卡條。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兩個導管容置體內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基板的延伸方向垂直。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兩個導管容置體內凹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基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導管容置體,將血液凈化通路導管設置在導管容置體內的凹槽中,由于血液凈化通路導管一般是塑膠或硅膠的,而導管容置體是硅膠材質的,二者都有粘性,容易粘結在一起;且凹槽的形狀與導管的形狀相似,使導管壁與凹槽粘在一起貼合緊密,導管便被固定住;由于在基板兩端皆設置有導管容置體,兩個導管容置體確定了導管的延伸方向,避免了因導管彎折,而致使導管中液體流通受阻,況且兩個導管容置體使導管的固定更穩固,導管受外力扯動時,不易被扯掉。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板;2-導管容置體;3-凹槽;4-定位卡條。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共同所示,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兩端設有硅膠材質的導管容置體2,導管容置體2內部設有兩端敞口的凹槽3,兩個導管容置體2內凹槽的延伸方向與基板1的延伸方向平行;凹槽3的截面形狀為弧形,該弧形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180°,弧形的凹槽與導管的截面形狀相似,便于導管管壁與凹槽相貼合,弧形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180°,可防止導管脫出凹槽3。
凹槽3內相對的兩側分別在上沿處設有與凹槽3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定位卡條4,定位卡條4的作用為:1.對導管進行定位,防止導管脫出凹槽;2.對導管管壁施加壓力,使管壁變形變扁而向外撐開,與凹槽貼合更緊密。
使用時,將導管塞入導管容置體內部的凹槽中,基板使用膠帶固定住。
本實用新型中,兩個導管容置體內凹槽的延伸方向還可以與基板的延伸方向垂直設置,兩個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配合使用,一個在上,一個在下,用于固定兩根并排的導管,每根導管分別放置在兩個血液凈化通路導管固定裝置同側的導管容置體內。
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導管容置體,將血液凈化通路導管設置在導管容置體內的凹槽中,由于血液凈化通路導管一般是塑膠或硅膠的,而導管容置體是硅膠材質的,二者都有粘性,容易粘結在一起;且凹槽的形狀與導管的形狀相似,使導管壁與凹槽粘在一起貼合緊密,導管便被固定住;由于在基板兩端皆設置有導管容置體,兩個導管容置體確定了導管的延伸方向,避免了因導管彎折,而致使導管中液體流通受阻,況且兩個導管容置體使導管的固定更穩固,導管受外力扯動時,不易被扯掉。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松,未經李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13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