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LED白熾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0650.0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32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程;李宗濤;何志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8/00;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led 白熾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照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LED白熾燈。
背景技術
傳統的照明燈具大都為白熾燈,其球泡形狀為大眾所喜歡,但是白熾燈的光效低,使用期限短,從而約束了白熾燈的使用。因此,世界各國紛紛出臺白熾燈退市相關政策,作為第四代照明的LED白熾燈由于節能效果顯著,壽命長,取代白熾燈已是必然。目前人們正致力于LED白熾燈的研究,人們采用燈絲狀COB技術作為LED白熾燈的光源,LED燈絲雖然實現了360度周角發光,但是,由于COB技術做成的燈絲很硬,模仿傳統白熾燈的效果較差,因此不能做到與傳統白熾燈一樣的效果。
因此,鑒于目前技術不能做到與傳統白熾燈一樣的發光效果,有必要提出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LED白熾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軟性COB技術,最大程度上模仿傳統白熾燈,既能最大程度上接近傳統白熾燈的發光效果,又能使用傳統白熾燈的附件,節約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最大程度上模仿傳統白熾燈的新型LED白熾燈,既能夠最大程度上接近傳統白熾燈的發光效果,又能使用傳統白熾燈的附件,節約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LED白熾燈,?包括:燈頭,與燈頭相連接的發光部件以及包圍發光部件且與燈頭相連接的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部件包括至少兩條導絲,至少一個連接兩條所述導絲的LED?柔性光條。
優選地,所述LED柔性光條包括柔性線路板以及安裝在所述柔性線路板上的LED光源。
優選地,所述LED柔性光條包括柔性線路板、至少一個安裝在所述柔性線路板上的LED芯片以及覆蓋在所述LED芯片上的封裝膠體。
優選地,所述柔性線路板為金屬基線路板。
優選地,所述發光部件還包括至少一個將所述LED柔性光條支撐起來的支撐。
優選地,所述發光部件還包括固定在燈頭上的燈頭連接處,用來實現發光部件與燈頭之間的連接。
優選地,所述柔性光條為細長條狀結構。
優選地,所述柔性光條為圓形或者弧形。
優選地,所述柔性光條為螺旋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LED白熾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模仿白熾燈效果逼真: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LED白熾燈,采用柔性光條作為LED白熾燈的發光部件,容易折成與傳統白熾燈的鎢絲外形相似或一致的形狀,使LED白熾燈的發光部分的外形和出光效果與傳統白熾燈的鎢絲基本相同,模仿效果逼真。
(2)通用性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LED白熾燈,所用的燈頭及外殼與傳統白熾燈的燈頭及外殼的結構基本相同,可以借用傳統白熾燈的部分附件,通用性強且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新型LED白熾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LED?COB柔性光條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LED?COB柔性光條的未填充封裝膠體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傳統白熾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以下將根據附圖1至4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LED白熾燈的結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新型LED白熾燈,包括:燈頭1,與燈頭1相連接的發光部件2以及包圍發光部件2且與燈頭1相連接的外殼3,所述發光部件2包括至少兩條導絲22,至少一個連接兩條所述導絲的LED?柔性光條23。
其中所述燈頭1為螺旋狀或卡口狀,是本領域常規技術,用來實現LED白熾燈與外部的機械連接和電連接。燈頭1還設置有發光部件安裝處11以及外殼安裝處12,所述發光部件安裝處11用來實現發光部件2與燈頭1的機械及電性連接,所述外殼安裝處12用來實現外殼3與燈頭1之間的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06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