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塞棒液壓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69259.9 | 申請日: | 2013-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0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丘銘軍;郭星良;陳國防;寧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20 | 分類號: | B22D41/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張超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控制 裝置 | ||
1.一種塞棒液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2)、設置有位移傳感器(4)的油缸裝置(3)和液壓控制單元(17);其中,
設置有位移傳感器(4)的油缸裝置(3)通過支架(2)與塞棒(1)連接;油缸裝置3為雙作用液壓油缸,位移傳感器4通過螺紋安裝在油缸裝置3上;
油缸裝置(3)上油口依次通過第一膠管(601)、第二高壓球閥(502),油缸裝置(3)下油口依次通過第二膠管(602)、第三高壓球閥(503)分別與液壓控制單元(17)連接,液壓控制單元(17)再分別通過第四高壓球閥(504)、第二單向閥(902)與主壓力管路(P′)和主回油管路(T′)連接;
油缸裝置(3)上下油口通過第一高壓球閥(50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塞棒液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壓控制單元(17)包括第五高壓球閥(505)、第六高壓球閥(506)、過濾器(7)、第一減壓閥(801)、第二減壓閥(802)、第一單向閥(901)、第三單向閥(903)、第四單向閥(904)、溢流閥(10)、蓄能器(11)、壓力表(12)、壓力繼電器(13)、第一電磁換向閥(1401)、第二電磁換向閥(1402)、第三電磁換向閥(1403)、高頻響閥(15)、第一液控單向閥(1601)和第二液控單向閥(1602);其中,
所述第二高壓球閥(502)、第三高壓球閥(503)分別通過第一液控單向閥(1601)、第二液控單向閥(1602)依次與高頻響閥(15)、第一電磁換向閥(1401)相連;同時第二高壓球閥(502)、第三高壓球閥(503)也分別通過第三電磁換向閥(1403)與第三單向閥(903)、第四單向閥(904)相連,第三單向閥(903)、第四單向閥(904)再通過第二減壓閥(802)與第二電磁換向閥(1402)相連;所述第一電磁換向閥(1401)、第二電磁換向閥(1402)再分別依次通過第一單向閥(901)、第一減壓閥(801)、過濾器(7)與第四高壓球閥(504)連接;第一單向閥(901)與第一電磁換向閥(1401)和第二電磁換向閥(1402)之間設置有第五高壓球閥(505)、第六高壓球閥(506)、溢流閥(10)、蓄能器(11)、壓力表(12)和壓力繼電器(13),第五高壓球閥(505)、第六高壓球閥(506)、溢流閥(10)通過管路并聯在蓄能器(11)中,壓力表(12)和壓力繼電器(13)通過管路并聯在第一電磁換向閥(1401)的壓力油口(P)上;
所述第一液控單向閥(1601)的泄油口(Y)、第二液控單向閥(1602)的泄油口(Y)、高頻響閥(15)的回油口(T)、第一電磁換向閥(1401)的回油口(T)、第二電磁換向閥(1402)的回油口(T)、第二減壓閥(802)的回油口(T)、溢流閥(10)的回油口(T)、第六高壓球閥(506)的回油口(T)、第一減壓閥(801)的回油口(T)通過管路并聯在一起,并通過第二單向閥(902)與主回油管路(T’)管路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塞棒液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為焊接支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經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6925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立體車庫的存取車擺渡盤裝置
- 下一篇:一種易搭易拆的標準化農業用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