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河道污泥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68109.6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75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浩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E02F5/28;C02F11/12;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0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道 污泥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泥處理裝置,它是一種安裝在河道內,處理河道內的污泥、污水和污染物的組合裝置,屬于化工處理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7?大江河流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全國197條河流407個斷面中,低于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V類水體的占23.6%,其中不達標的河段主要集中流經城市的河段。水體黑臭已成為我國城市水環境中普遍存在問題之一。黑臭水體不僅嚴重影響城市形象,使得河流失去資源功能和使用價值,而且破壞周圍的環境景觀,甚至對人們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危害到河流周圍的居民健康。因此如何盡快解決城市河流的黑臭問題已成為城市環境工作的當務之急。
目前,國際上據原理已在使用的或已進入中試階段的污染水域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生態法三大類。其中的技術名稱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態調水、化學除藻、絮凝沉淀、重金屬化學固定、微生物強化、植物凈化、生物膜等。就具體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生態/生物方法是修復水生態系統中最為推崇的舉措之一。當前的河道清淤,仍然在使用傳統方法,對于河道的治理,僅僅表現為將河道內的污染物轉移到陸地掩埋處理。由于清理目的單一,所以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反應難度包含?方面:
1)傳統方法所使用的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受地形限制,比如城市河道,施工難度很大;
2)泥水不分離,需混入足量黃土降低含水量后,用車箱鋪墊整體防漏塑料布的翻斗車外運淤泥,增加運輸量的同時,也會導致沿岸以及運輸沿路嚴重二次污染,對周邊及沿途居民造成極大的生活困擾;
3)大量占領土地資源,并將污染源轉移,破壞土壤層以及周邊的園林和地下水資源;
4)施工難度大,工序繁瑣,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但得到的效果只能維持較短時間,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河道污泥處理裝置,集合多種技術,綜合了物理法、化學法以及生物/生態法等方法的優點,是一種穩定、成熟、高效率、低能耗,適于改善河道水質、無害化處置河道底泥等的一體化綜合裝置。
河道污泥處理裝置,包括V形架,作業船和輸送機,所述V形架安裝固定在作業船上游,作業船下游設有存儲艙,輸送機從存儲艙上引出,連接到河岸,V形架前端設有柵欄,V形架的下端設有鏟泥機,鏟泥機的水平前端設有淤泥松動機,鏟泥機的水平兩端設有旋轉渦輪軸,鏟泥機的中間前面設有污泥泵,污泥泵的輸出端連接到作業船,作業船上設有生物過濾池,生物過濾池的底部設有潛污泵,潛污泵的輸出端連接到污泥脫水機,污泥脫水機的出料端連接到存儲艙。
所述V形架與作業船用連接物牽引連接,V形架可被作業船牽引拉動前進。
所述連接物為鋼絲繩。
所述輸送機為全封閉渦輪式輸送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V形架放置在河道中,V形架的兩端分別延伸到河道兩邊,V形架與作業船用鋼絲繩連接,V形架位于作業船的上游,柵欄能阻擋河道上游的浮游物,工作時,鏟泥機、淤泥松動機和旋轉渦輪軸同步運行,淤泥松動機將沉積在河道底部的淤泥松動,有利于被鏟泥機鏟起,旋轉渦輪軸將鏟泥機鏟起的淤泥向中間集中,被污泥泵抽送到作業船,污泥在作業船上被生物過濾,脫水,形成含水量較少的泥餅,通過輸送機輸送到河岸邊,實現清理河道內的污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1—河道,2—柵欄,3—V形架,4—河岸,5—輸送機,6—存儲艙,7—污泥脫水機,8—潛污泵,9—生物過濾池,10—污泥泵,11—淤泥松動機,12—旋轉渦輪軸,13—鏟泥機,14—作業船,15—鋼絲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世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681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檢驗汽車側滑量時定位滑板的機構
- 下一篇:鋰離子電池負極的制備方法





